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9卷  第2期

沉积与能源、矿产
次生孔隙带预测新技术及其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的应用
刘绍军
2011, 29(2): 207-216.
摘要:
次生孔隙成因机制复杂,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的因素众多,综观各种理论,从机理上看,砂岩的溶蚀及次生孔隙的形成都可归结到与有机酸及无机酸有关。目前,国内外对次生孔隙带的定量研究还只处于起步阶段。碎屑岩层的埋藏作用,对储层物性有双向的作用:一类是负向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另一类是正向作用,即使储层物性变好。本研究结合大庆长垣以西地区的石油地质特征,分析了次生孔隙的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区次生孔隙主要受机械压实作用、成岩胶结作用、大气水淋滤作用以及有机酸、碳酸等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控制。针对机械压实作用、有机酸和碳酸三种主控因素,确定了他们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的门槛值,并建立了相应的定量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大气水淋滤作用和碳酸(HCO-3+CO2-3)、有机酸等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都可以形成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变好。当有机酸值高于1 000 mg/l时或者当HCO-3+CO2-3值高于3 000 mg/l时或者某深度现今孔隙度大于其正常压实曲线公式计算的孔隙度时,次生孔隙度发育,根据这些门槛值,可以定量研究有机酸、碳酸和异常高孔的纵向和平面展布特征;沉积相对储层的原始物性具有控制作用,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后期改造作用也很明显。因此,研究次生孔隙发育不能忽视对沉积相和成岩相的研究。以异常高孔、有机酸值、碳酸根+重碳酸根离子浓度平面等值线预测图叠合为主,并结合沉积相和成岩相,对次生孔隙带进行预测。利用该方法,对大庆长垣以西地区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高台子油层以及扶杨油层的次生孔隙进行预测,预测区域和区内含油面积吻合的较好;薄片资料也佐证了本方法对次生孔隙带预测的可靠性。
C、O同位素在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陈 梅
2011, 29(2): 217-225.
摘要:
通过对川东北鸡唱地区碳酸盐岩的C、O同位素分析,结合岩石薄片镜下研究和阴极发光分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飞仙关组三级海平面变化趋势和白云岩化作用机理。为了便于分析,将样品分为泥晶灰岩和白云岩两组。泥晶灰岩的C、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δ13C全为正值,明显分为两段,先快速上升、然后低辐振荡下降,指示海平面在飞一段初期快速上升、达到最大海泛面后,呈振荡、缓慢下降的趋势;δ13C演化曲线整体呈上升趋势,与三叠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背景相吻合;δ18O对海平面升降的指示意义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后期成岩作用对原始δ18O的改造所致。白云岩C、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δ13C(0.91‰~2.09‰)、δ18O(-3.45‰~-9.29‰)的正交投点落在第二象限,结合薄片镜下研究和阴极发光分析,认为研究区白云岩成因为埋藏白云岩化。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砾岩砾组分析及其意义
王建强
2011, 29(2): 226-234.
摘要:
运用砾组分析方法,结合邻区基岩地层,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宜君组砾岩的砾性、砾度、砾态及砾向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研究区不同区域砾岩的成分来源、成因、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古水流方向。表明宜君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期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河流相沉积产物,具多物源和快速沉积的特点,砾石分选普遍较差,磨圆呈次棱角—次圆状,风化程度低。其中南部麟游—彬县地区的砾石主要来自北秦岭造山带,西南部陇县—千阳地区主要来自陇山古生界;进而认为今渭北隆起南部及渭河地区在早白垩世仍在接受沉积,渭北隆起的发育时限主要是早白垩世末期以来,早白垩世原始盆地沉积南界可在今渭河地区甚或达秦岭北麓。
古气候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徐兆辉
2011, 29(2): 235-244.
摘要: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盆地的主力产层,该组发育的6段地层表现为砂—泥间互的“三明治”式沉积结构。为了探讨古气候对这种沉积结构的控制作用,文章首次利用孢粉学方法、元素比值法和自然伽马曲线法分别恢复了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各段地层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孢粉植被法识别出蕨类和裸子类孢粉化石共计78属,呈现“拟网叶蕨孢属—凹边孢属—苏铁粉属”的须家河组孢粉组合特色,这种孢粉组合反映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元素比值法中的钙镁比和锶钡比分别反映古温度和古盐度(古湿度),其中,钙镁比值与古温度正相关,锶钡比值与古盐度正相关而与古湿度负相关。自然伽马值是反映气候的又一种方法,GR值高代表古气候潮湿、沉积水体深;反之亦然。在孢粉法恢复的气候背景上,元素比值法和自然伽马曲线法反映了各段地层沉积时期的气候变化细节。综合三种方法的结果,认为:须家河组沉积于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环境,须1、3、5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须2、4、6段沉积时期,气候温和干燥。须5段地层最为炎热潮湿,须2段地层最为温和干爽。受控于这种周期性的温、湿度升降,须家河组奇数段地层以泥质沉积为主,偶数段地层以砂质沉积为主,从而形成了砂泥间互的“三明治”式沉积结构,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源储搭配关系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海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沉积物环境指标研究
孟 昌
2011, 29(2): 245-254.
摘要:
发生于中生代—新生代之间的事件是地质历史上一次重大灾变和异常事件,因此白垩系—古近系之间的界线(K/T界线)就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库孜贡苏河剖面海相上白垩统—古新统地层的岩性和沉积环境变化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重点利用沉积物色度、有机碳含量、碳酸钙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的明显异常变化,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论证并证实了该区分布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5 cm厚的黏土层为白垩系—古近系界线(K/T界线),它是白垩纪末期全球重大突变事件的沉积产物,记录了白垩纪末—古近纪初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它对丰富我国白垩纪—古近纪之间的事件研究、确定塔里木盆地地层年代序列以及恢复该地区古环境都具重要意义。
济阳坳陷民丰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相展布与演化
赵 伟
2011, 29(2): 255-267.
摘要:
在地震、测井、录井及岩芯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划分了民丰洼陷沙三段中亚段各个时期沉积体系的展布范围并分析了各沉积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沉积体系类型来看,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沉积的主体,包括永安镇三角洲和东营三角洲的一个分支,纵向上可以分为6个期次,从早期到晚期自东向西推进,同时两者之间由于物源供应强度的变化发生侧向的迁移,并最终交汇在一起。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沉积仅在洼陷北部靠近陈家庄凸起的地区发育,且主要发育在沙三段中亚段的早期。在洼陷的沉积体系中发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容空间转换现象,并对其成因模式进行了总结。
呼和湖凹陷南屯组二段煤系层序特征及其聚煤规律研究
陈学海
2011, 29(2): 268-276.
摘要:
运用层序地层学相关的理论、方法,通过钻井、测井以及地震反射等标志,将呼和湖凹陷南屯组二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依据地层叠置样式、区域分布的等时性煤层以及地形坡折带在沉积层序中的位置,进一步细分出低位、水进及高位体系域,在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南屯组二段层序地层格架。以体系域为单位分析了此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配置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应用煤田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对煤层的发育特征及聚煤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湖盆周缘淤浅的滨浅湖地区;受构造沉降及沉积体系的控制,各体系域的聚煤作用均呈现出凹陷的东南部强、东北部弱的整体格局,煤层聚积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垂向上煤层主要形成于水进体系域,其次为低位体系域。
松南长岭地区沉积层序演化与成藏要素特征研究
沈武显
2011, 29(2): 277-285.
摘要:
研究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增减的变化,将长岭地区坳陷层泉四段—嫩一段地层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8个四级层序,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其地层纵向上表现为两期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体系交互叠置的演化序列,反映出两次大的湖平面旋回变化。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成藏要素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沉积层序演化的有机联系。将坳陷期地层划分为三套有成因联系的油气成藏组合,下部组合成藏条件匹配最佳,中部组合各成藏要素十分发育,关键在于储层与油源之间的运移通道。总结区域油气成藏地质规律,认为层序旋回控制油气聚集部位,主力含油层位靠近成熟烃源岩;沉积相带控制储层发育区域,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显示多且含油气性好,为有利储集相带。由成藏要素分布特征与成藏组合条件的双重制约,预测长岭地区油气成藏有利部位呈环带状分布于坳陷东北部的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区域。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分析
曹金舟
2011, 29(2): 286-292.
摘要: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钻井、测井资料的研究,识别出8个层序界面,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其中冶里组为SQ1,亮甲山组为SQ2,马家沟组两个(SQ3、SQ4),平凉组两个(SQ5、SQ6),背锅山组一个(SQ7)。层序SQ1—SQ6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层序SQ7发育低位体系域及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被构造剥蚀。SQ1—SQ6总体为开阔台地相沉积,SQ7为台缘斜坡沉积。
松辽盆地南部红岗油田青山口组砂岩中片钠铝石的形成温度
于志超
2011, 29(2): 293-302.
摘要:
主要以松辽盆地南部红岗油田富含片钠铝石砂岩的红143和红146井为研究对象,通过普通薄片鉴定、茜素红S染色、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微测温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成岩共生序列,尤其是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红岗油田成岩共生序列为:黏土矿物→石英次生加大边→方解石→片钠铝石→铁白云石→石英愈合微裂隙。通过流体包裹体测温得出:方解石胶结物的均一温度峰值在110~120℃;石英愈合微裂隙的均一温度峰值在130~140℃。片钠铝石的形成温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120~130℃。通过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发现:经过岩浆改造后的砂岩中的片钠铝石的形成温度较低,在25~150℃;以子矿物产于包裹体中的片钠铝石的形成温度相对较高,在250~340℃。红岗油田片钠铝石属于第一种情况,形成温度较低,在120~130℃这个温度区间内。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显示,形态上,红岗油田片钠铝石(形成温度在120~130℃)主要为针状,乌尔逊凹陷片钠铝石(形成温度在78.56~115.02℃)的片钠铝石主要为针柱状;化学成分上,红岗油田的片钠铝石与乌尔逊凹陷的片钠铝石相比,前者富Si,贫Na、Al和O,后者富Na、Al和O,贫Si。
滇中牟定地区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源属性
史春鸿
2011, 29(2): 303-311.
摘要:
马头山组是滇中红色盆地中最重要的赋矿层位,其岩性特征主要为泥岩、砂岩、砾岩等碎屑岩。碎屑岩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源区沉积岩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基于马头山组非矿化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组成马头山组的岩石具有:①SiO2含量高;②Ag、Pb、Bi、Ni等亲铜元素富集,Be、Ga、Rb、Y、Nb、Ta、Hf、Sr、Sn等亲石元素亏损;③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弱负Eu异常等特征。利用判别图解得出原岩大地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原岩的原始物质组成应以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为主。结合岩相古地理条件,可知马头山组岩石的物源区主要为康滇古陆和哀牢山造山带。
新疆大黑山东部姜巴斯套组下段的凝灰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樊婷婷
2011, 29(2): 312-320.
摘要:
准噶尔东部大黑山地区出露的姜巴斯套组为一套厚层海相火山—沉积地层,其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存在争议。对姜巴斯套组下段2个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凝灰岩开展的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39.4±1.9 Ma(MSWD = 0.39)和336.3±2.6 Ma(MSWD=0.58),结合古生物新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该套地层时代为早石炭世。其中,最老的继承性单颗粒碎屑锆石谐和年龄为2999±51 Ma,推测该区应存在前寒武纪古老地块,因此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古生代山系由两条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围限的区带,应是由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地体、岛弧岩浆杂岩和微古陆块共同组成的古生代增生带。
现代沉积与环境
近2 ka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的生物硅记录及其古生产力意义
刘升发
2011, 29(2): 321-327.
摘要: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孔进行粒度和生物硅分析,AMS14C测年,获得了粒度和生物硅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结果表明,近2 ka以来研究区沉积环境稳定,以沿岸流控制的浅海沉积为主;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1.5%,属于低含量海区,主要受低硅质骨骼供给量、高溶解作用以及陆源物质冲淡作用的影响。生物硅含量及其堆积速率与中国东部温度曲线对比显示,近2 ka以来生物硅含量及其堆积速率在相对高温期明显增加,而在相对低温期降低,反映了表层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其高值期可能是由于相对高温期夏季风的加强导致了上升流的增强和营养物质供给的增加。另外,MZ02孔生物硅含量及其堆积速率与格陵兰冰芯和红原泥炭同位素对应性较好,揭示了古生产力和古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以至全球性联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与沉积环境分析
韦 惺
2011, 29(2): 328-335.
摘要:
为了探讨全新世以来珠江三角洲沉积演变的时空变化特征,将全新世珠江三角洲划分为4个阶段、12个区域,并根据92个钻孔,分别统计计算了不同阶段和区域的沉积速率。研究表明:(1)珠江三角洲在全新世4个阶段中的平均沉积速率有较大变幅,其中在10.0~7.5 ka BP最小,仅为1.27 mm/a,在7.5~5.0 ka BP阶段最大,为2.34 mm/a。这主要受沉积基底地形、海平面上升所引起的沉积空间的差异性所导致;(2)距今2 500年以来虽然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使珠江来沙量增多,但由于河湾中河道的形成、束窄,沉积物被输运到外海的比例不断增加,使得该时期平均沉积速率并不是全新世各期中最大;(3)由于三角洲复杂边界对河流和海洋动力的改造和重塑,高海面期三角洲的沉积中心同时分布在中部不同区域。表明三角洲的进积模式不同于其它大型三角洲——三角洲的发育并非单一自河口向外海逐渐发展,而是不同区域的沉积体同时多向发育。
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全新世晚期沉积微量元素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靳建辉
2011, 29(2): 336-345.
摘要:
在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腹地,选择可克达拉剖面(TKP)进行光释光(OSL)测年、微量元素含量测定,通过不同化学性质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以及元素比值的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探讨微量元素迁移的气候环境意义,结合粒度参数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特点,重建了研究区3.71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晚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古气候经历多次相对冷湿(凉湿)和暖干波动变化。其中,3.71~3.06 ka BP,冷湿;3.06~2.78 ka BP,暖干;2.78~2.10 ka BP,凉湿;2.10~0.50 ka BP,冷湿;0.50 ka BP以来由凉湿转为暖干。在相对冷湿期发育古土壤,示湿型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加;干暖期发育风沙层,示干型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加。晚全新世以来,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北疆各地其他气候记录有较好的对比关系,同时与中高纬西风带上风区的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呼应关系。研究区微量元素迁移特点所指示的典型西风区气候变化模式,可能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对微量元素迁移过程的影响。
三门湾近五十年来富营养化的沉积记录
杨 丹
2011, 29(2): 346-353.
摘要:
沿海(特别是河口港湾)富营养化已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典型海湾——三门湾为研究对象,对三门湾湾内(SM3)及湾口(SM17)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研究,采用210Pb对SM17沉积柱进行年代测定,建立年代标尺。通过对两个沉积柱多化学指标变化特征(有机碳、总氮、总磷和生物硅分布特征、生源要素的比值、生源要素的埋藏通量)同沉积柱的年代标尺有机结合,从沉积物中提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高分辩率沉积记录,剖析了三门湾近五十年来富营养化沉积演变历史。从柱状样TOC、TN变化趋势来看,SM17和SM3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但SM17变化趋势较明显,即自下而上呈上升趋势。SM3和SM17沉积柱中TOC与TN和BSi都呈正相关,两个柱子沉积物来源都表明是陆源和海源的混合。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旬,TOC的埋藏通量其间虽有波动,基本上变化不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旬开始到本世纪初,各大指标的埋藏通量呈上升趋势;从本世纪初,TOC、TN的埋藏通量有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各项环境指标,提出了三门湾近五十年来三门湾富营养化沉积环境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即人类活动干预下的自然演化阶段(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人类活动不断增强阶段(改革开放前夕到本世纪初);人类活动开始协调阶段(本世纪初以后)。
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乔淑卿
2011, 29(2): 354-362.
摘要:
利用元素分析仪对2007年获取的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进行了有机碳、氮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站位有机碳大体上的分布为,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底层悬浮体中POC含量<表层悬浮体中POC含量;依据表层沉积物中TOC、TN含量和悬浮体中POC的分布,研究区可划分为5个区,依次为莱州湾西部靠近黄河口区(Ⅰ和Ⅱ区)、莱州湾南部(Ⅲ区)、莱州湾东南部(Ⅳ区)和莱州湾北部(Ⅴ区)。Ⅰ区位于清8分汊口外,以POC、C/N值高和TOC、TN值低为特征;Ⅱ区位于现代黄河口近岸区域,以TOC、TN、C/N值高和POC值低为主要特征;Ⅲ、Ⅳ和Ⅴ区位于119.5°E以东的区域,这些区域POC值较高,而TOC、TN和C/N值较低。各区POC、TOC、TN的含量和分布主要受河流排放、排污口输入、海洋生物生产力和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空间展布研究
成 玮
2011, 29(2): 363-373.
摘要: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进行实地考察观测、室内数据处理、实验分析等,分别针对水下收缩裂缝、干燥裂缝和混合成因裂缝,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和规律,详细探讨了3种裂缝的定量分级、分形特征、平面及剖面生长特征等,并且建立了不同类型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模式。本研究对于建立不同种类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系统的定量化的描述和对比标准有重要意义。
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测量时间对泥炭中无机矿物颗粒粒度的影响
张瑞虎
2011, 29(2): 374-380.
摘要:
用常规方法分析长江口泥炭全样粒度数据时,发现粒度频率分布曲线末端出现含量很低的一个或两个次主峰的奇怪现象。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泥炭粒度的测量结果表明:粒度数据应选取样品上机后第3 min内的测量结果;由于长江口泥炭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很少,粒度分析采用加H2O2加热去除有机质再加分散剂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前处理方法测量即可。频率分布曲线末端出现的一个或两个含量很低的次主峰,可能是不同强度的前处理方法所致。
湖泊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的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①——以内蒙古黄旗海为例
张静然
2011, 29(2): 381-387.
摘要:
黄旗海湖泊柱状沉积物的全样、77~20 μm、<20 μm粒级的钛(Ti)、锰(Mn)、锶(Sr)、銣(Rb)、钡(Ba)、锆(Zr)等元素含量分析表明,元素在湖泊沉积物各粒级组分的丰度存在较大差异:Ti、Zr倾向于在粗颗粒中富集,Mn、Sr、Rb倾向于在细颗粒中富集,Ba的富集粒级不明显。Ti、Zr与Mn、Rb的颗粒粒级富集倾向可能是其硅酸盐矿物颗粒碎化过程的结果,而Sr则与湖泊自生碳酸盐有关。元素比值Zrc/(Rbc+Bac)、Zrc/Rbc与Ti、Zr的粒度效应Tic/Tif、Zrc/Zrf指示了沉积物重、轻矿物的相对比率,是流域侵蚀强度与湖泊涨缩的信息指示;Ba、Rb与Sr在细粒级的含量之比Baf/Srf、Rbf/Srf指示了硅酸盐与碳酸盐矿物的相对含量,是流域风化、侵蚀搬运强度与湖泊过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混合信息指示,没有明确的环境指向性。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
崔军平
2011, 29(2): 388-394.
摘要:
贝尔凹陷是是海拉尔盆地内勘探程度较高的一个南部凹陷,该凹陷沉积厚度大,地层发育全,生油条件十分优越,是海拉尔盆地主要产油气凹陷。主要烃源岩层是南屯组,其次是大磨拐河组和铜钵庙组。根据镜质组反射率、包裹体测温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法恢复的贝尔凹陷古地温演化史表明贝尔凹陷早白垩世古地温梯度可达3.7~5.8℃/100m,高于现今地温梯度3.35℃/100m,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古地温恢复及热史模拟表明最高古地温是在早白垩世晚期达到的,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场控制。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结合烃源岩排烃史和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期主要有两期,分别为早白垩世晚期及古近纪以来,且以早白垩世晚期为主要成藏期。古近纪以来为第二成藏阶段,由于抬升剥蚀作用,目的层温度开始降低,生烃强度减弱,主要为早期形成油气藏的二次调整和二次生成的油气继续注入成藏。第二次成藏时期对贝尔凹陷油气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是制约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热史与成藏期判识
李亚军
2011, 29(2): 395-401.
摘要:
在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系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湖凹陷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进行古地温梯度计算和热史恢复。根据镜质体反射率计算出西斜坡的古地温范围介于45.6~128.4℃,古地温梯度为45.5℃/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为26.4~120.3℃,古地温梯度为42.7℃/km。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出西斜坡古地温梯度为40.7℃/km,卞闵杨构造带为45.8℃/km。对比分析得出凹陷内不同构造带均具有古地温梯度大于今地温梯度的规律,西斜坡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10.4~15.2℃/km,卞闵杨构造带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12.4~15.3℃/km。对西斜坡和卞闵杨构造带典型井进行热史模拟,得出古地温梯度随着凹陷地层年代变新而降低,三垛构造事件所导致的抬升剥蚀之前,凹陷已达到最大古地温。成熟度史反映出金湖凹陷埋深在1 000 m处Ro为0.4%,烃源岩进入低熟阶段,在1 900 m处Ro为0.65%,温度达到90℃,烃源岩进入生烃高峰阶段。将金湖凹陷西斜坡典型单井埋藏史—热史与包裹体均一温度综合分析,判识出成藏期介于47~41.5 Ma,确定了三垛期为金湖凹陷主成藏期。
反应条件对有机硫化物形成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岳长涛
2011, 29(2): 402-409.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正辛酸与硫酸镁反应形成有机硫化物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中的含水量对有机硫化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有机硫化物生成的贡献率为59%,含水量的贡献率为26%,反应时间的贡献率为12%,反应温度是影响有机硫化物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优化有机硫化物形成条件之后,分别开展了正辛酸和正辛烷与硫酸镁反应体系的模拟实验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反应体系主要生成了氧化镁、焦炭、硫化氢、二氧化碳、硫醇类、硫醚类及噻吩类有机硫化物等产物。随反应温度升高,无机硫向有机硫转化的总体趋势加深,且主要向热稳定性高的噻吩类有机硫化物转化。正辛酸与硫酸镁反应体系的活化能为45.23 kJ·mol-1,正辛烷与硫酸镁反应体系的活化能为48.6 kJ·mol-1。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成藏条件与机制
刘军锋
2011, 29(2): 410-416.
摘要:
马岭油田延安组油藏是河流相油气藏的典型代表,认识这类油藏的形成规律,对指导河流相油藏的石油勘探和开发都是重要的。从油气生成、储层、运移、圈闭和聚集成藏诸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该油田油藏的形成条件,动态地探讨了油藏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原油来自其下覆的延长组烃源岩;储层主要为下侏罗统延安组河道砂体;盖层为煤层、碳质泥岩和泥岩;油气纵向运移受充注点和“石油运移窗”的控制,横向运移输导体为联通的多分支河道砂体,运移动力为地层高异常压力与浮力;圈闭具有构造鼻隆圈闭、差异压实、鼻隆圈闭、古残丘鼻隆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岩性圈闭5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