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邹采抒、李继亮,1965,地质科学,第1期,80-85页。 |
| [2] | 叶连俊等,1984,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论文集,2, 1一4页,地质出版社。 |
| [3] | 赵东旭,1984,中国区域地质,第八辑,81-9 0页。 |
| [4] | 黎荫厚,杨天奇,1984,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文集,2,地质出版社。 |
| [5] | 孟祥化等,1984,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论文集,2,地质出版社。 |
| [6] | 刘魁梧,1985,沉积学报,第3卷,第1期,29-41页。 |
| [7] | 东野脉兴,1985,沉积学报,第3卷,第3期,1一6页。 |
| [8] | 曹瑞骥、梁玉左,197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0号,1 -16页,科学出版社。 |
| [9] | 曹瑞骥、赵文杰,197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0号,1 -40页,科学出版社。 |
| [10] | 曹仁关,1980,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分刊,第1卷,第1号,91-101页。地质出版社。 |
| [11] | 曹仁关,1983,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6号,45-56页,地质出版社。 |
| [12] | 朱士兴、王砚耕,1984,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论文集,1 , 143-164页,地质出版社。 |
| [13] | 朱士兴等,1984,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论文集,1 , 165-193页,地质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