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龙赫,1935,铀矿地质,2卷5期.312-320页.
[2] 田应龙,1990.铀矿地质,6卷1期. 11-18页.
[3] 李朝阳.1534.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19-231页.
[4] 杜乐天、王玉明,1982.铀矿地质,2卷1期. 1-14页.
[5] 杜乐天等.1982,花岗岩型铀矿文集.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40-42页.
[6] 张待时,1982.碳硅泥岩型铀矿文集.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14页.
[7] 张祖还.1986.铀矿地质,2卷6期.321-329页.
[8] 陈勤五,1989.矿床地质.8卷3期.14-20页。
[9] 陈勤五.1990,地质论评.36卷4期.341-348页。
[10] 陈祖伊、黄世杰,1990,铀矿地质.6卷6期,321-325页.
[11] 闵茂中,1982.南京大学学报.4期.928-935页.
[12] 郑懿荣.1985.第二届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会议论文集(摘要). 195-196页.
[13] 闵茂中、王守春.1991.南京大学学报,3卷2期.158-165页。
[14] 闵茂中、孔令福、张祖还、江仪、张国文,1987.矿床地质.6卷4期.72-80页.
[15] 林祥铿,1990.铀矿地质.6卷5期257-264页.
[16] 徐克勤、胡受奚、孙明志、张景荣、叶连俊,1988,地质学报.57卷2期.107-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