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金量, 宋岩, 张厚福等.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57~67
[2] .徐永昌.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185
[3] .陈安定.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石油学报, 1994, 15(2): 1~10
[4] .黄第藩, 熊传武, 杨俊杰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天然气工业, 1996, 16(6): 1~5
[5] .关德师, 张文正, 裴戈.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14(3): 191~199
[6] .张士亚.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气源及其勘探方向. 天然气工业, 1994, 14(3): 1~4
[7] .戴金星, 裴锡古, 戚厚发主编.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 (卷二).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32~33
[8] .张义纲, 章复康, 郑朝阳. 识别天然气的碳同位素方法. 见: 有机地球化学论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7
[9] .杨俊杰, 裴锡古.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 (卷四).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