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17-626.
引用本文: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17-626.
From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Middle to Upper Cambrian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6, 24(05): 617-626.
Citation: From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Middle to Upper Cambrian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6, 24(05): 617-626.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P539.2

From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Middle to Upper Cambrian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

  • 摘要: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中、上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少量灰岩到大套白云岩所组成的地层序列;以娄山关群白云岩为代表的自北西而南东的进积作用穿时,代表了与二级海退作用相对应的碳酸盐台地进积作用的基本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域,特别是浅水台地背景之中,从厚度较小的含化石的陡坡寺组到厚度近千米的贫乏化石的娄山关群白云岩,给层序地层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而在较深水背景之中的中、上寒武统,沉积相序列的有序性正好弥补浅水背景中的不足。中、上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伴随着上述时间变化的同时,从北西向南东,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中、上寒武统由大套白云岩地层相变为泥页岩夹灰岩地层。在不同古地理背景的典型剖面的层序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可以建立研究区域能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区域的中、上寒武统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表明:虽然地层的沉积记录较为复杂,但是建立在以“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与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为基础的层序地层研究,可以从复杂的地层记录之中寻找出更多的规律性。
  • [1] 韦恒叶, 张淦, 张璇, 胡谍, 龚嘉欣.  中上扬子区上二叠统大隆组硅质岩沉积终结年龄 . 沉积学报, 2024, 42(6): 2135-21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65
    [2] 李玲香, 谷团, 弓虎军, 迟润龙, 刘婷.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太原组顶界地层厘定 ——来自宜川地区山西组、太原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37
    [3] 于兴河, 李顺利, 曹冰, 侯国伟, 王亚风, 皇甫志远.  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99-31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9
    [4] 蒋凌志.  松辽南部四方坨子地区井-震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对比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70-478.
    [5] 张满郎.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89-298.
    [6] 李增学, 王明镇, 余继峰, 韩美莲, 李江涛, 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6, (6): 834-840.
    [7] 李增学 王明镇 余继峰 韩美莲 李江涛 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34-840.
    [8] 梅冥相, 刘智荣, 孟晓庆, 陈永红.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沉积学报, 2006, (5): 617-626.
    [9] 池英柳.  可容纳空间概念在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4): 8-13.
    [10] 陈建强, 李志明, 龚淑云, 李全国, 苏文博.  上扬子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3): 58-6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2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53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5-10-27
  • 修回日期:  2006-04-17
  • 刊出日期:  2006-10-10

目录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中图分类号: P539.2

    摘要: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邻区的中、上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少量灰岩到大套白云岩所组成的地层序列;以娄山关群白云岩为代表的自北西而南东的进积作用穿时,代表了与二级海退作用相对应的碳酸盐台地进积作用的基本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域,特别是浅水台地背景之中,从厚度较小的含化石的陡坡寺组到厚度近千米的贫乏化石的娄山关群白云岩,给层序地层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而在较深水背景之中的中、上寒武统,沉积相序列的有序性正好弥补浅水背景中的不足。中、上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其中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三级层序,形成一个有序的海侵—海退旋回序列。伴随着上述时间变化的同时,从北西向南东,古地理背景由浅变深,中、上寒武统由大套白云岩地层相变为泥页岩夹灰岩地层。在不同古地理背景的典型剖面的层序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三级层序的两大属性———“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可以建立研究区域能反映出地层记录中“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区域的中、上寒武统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表明:虽然地层的沉积记录较为复杂,但是建立在以“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与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为基础的层序地层研究,可以从复杂的地层记录之中寻找出更多的规律性。

    English Abstract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17-626.
    引用本文: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17-626.
    From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Middle to Upper Cambrian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6, 24(05): 617-626.
    Citation: From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Middle to Upper Cambrian in the Upper-Yangtze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6, 24(05): 617-6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