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

朱莲芳

朱莲芳.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J]. 沉积学报, 1988, 6(1): 39-49.
引用本文: 朱莲芳.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J]. 沉积学报, 1988, 6(1): 39-49.
Zhu Lianfang. FORMATION OF CEMENT OF CLASTIC ROCKS IN THE JIUX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1): 39-49.
Citation: Zhu Lianfang. FORMATION OF CEMENT OF CLASTIC ROCKS IN THE JIUX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1): 39-49.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朱莲芳,女,56岁,副研究员,沉积岩石学

FORMATION OF CEMENT OF CLASTIC ROCKS IN THE JIUXI BASIN

  • 摘要: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关系到油气储集的重要问题,富铁的洪积扇沉积体系和非富铁的河流一湖泊沉积体系形成两种不同的胶结物组合类型,平面上可分为三带胶结物:混合胶结带、铁镁胶结带和浓聚成岩带。盆地边缘带是以铁、泥、钙为主的混合胶结物,中间为以碳酸铁镁矿物的白云石、铁白云石为主的胶结物,盆中带形成胶结物的浓聚成岩层,事实证明过渡的铁镁胶结带是最富于聚集油气的地带。本文还在纵向上探讨了泥质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岩变化。
  • [1] 武汉地质学院结晶矿物教研室,1978,结晶学及矿物学,地质出版社。
    [2] 朱国华,1985,沉积学报,3卷2期,1 - 17页.
    [3] 吕正谋,1985,沉积学报,3卷2期,47 - 56页。
    [4] 张天刚,1984,岩石矿物,4卷4期,96 --100页。
    [5] Dickson J. A. D, 1965, Nature, V. 205, N. 4971.
  • [1] 马丽芳, 鲍晶, 应红, 胡春华, 钟思锐, 杨淑芬, 宋春晖, 孟庆泉.  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6, 34(1): 49-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4
    [2] 李婷婷, 朱如凯, 白斌, 王崇孝, 李铁峰.  混积岩储层特征——以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混积岩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2): 376-38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7
    [3]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湖相云质岩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60-567.
    [4] 库车前陆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砾岩特征与构造演化关系 . 沉积学报, 2013, 31(6): 980-993.
    [5] 文华国.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42-649.
    [6] 岳伏生, 马龙, 李天顺.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油气成藏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44-649.
    [7] 宋春晖, 孙淑荣, 方小敏, 孙东.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52-559.
    [8] 李文厚.  苏红图-银根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8-22.
    [9] 端木合顺, 朱莲芳.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下沟组重力流水下扇沉积 . 沉积学报, 1990, 8(2): 75-86.
    [10] 姚金福, 朱莲芳.  酒西盆地石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相研究 . 沉积学报, 1989, 7(4): 105-1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35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44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6-09-23
  • 刊出日期:  1988-03-10

目录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

      作者简介:

      朱莲芳,女,56岁,副研究员,沉积岩石学

    摘要: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关系到油气储集的重要问题,富铁的洪积扇沉积体系和非富铁的河流一湖泊沉积体系形成两种不同的胶结物组合类型,平面上可分为三带胶结物:混合胶结带、铁镁胶结带和浓聚成岩带。盆地边缘带是以铁、泥、钙为主的混合胶结物,中间为以碳酸铁镁矿物的白云石、铁白云石为主的胶结物,盆中带形成胶结物的浓聚成岩层,事实证明过渡的铁镁胶结带是最富于聚集油气的地带。本文还在纵向上探讨了泥质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岩变化。

    English Abstract

    朱莲芳.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J]. 沉积学报, 1988, 6(1): 39-49.
    引用本文: 朱莲芳. 酒西盆地碎屑岩胶结物的形成问题[J]. 沉积学报, 1988, 6(1): 39-49.
    Zhu Lianfang. FORMATION OF CEMENT OF CLASTIC ROCKS IN THE JIUX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1): 39-49.
    Citation: Zhu Lianfang. FORMATION OF CEMENT OF CLASTIC ROCKS IN THE JIUXI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8, 6(1): 39-49.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