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

王国忠 吕炳全

王国忠, 吕炳全.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J]. 沉积学报, 1984, 2(1): 18-28.
引用本文: 王国忠, 吕炳全.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J]. 沉积学报, 1984, 2(1): 18-28.
Wang Guozhong, Lu Bingquan. PLANTS AMD EARLY DIAGENESIS:INFILTRATED ROCKY TUBULE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4, 2(1): 18-28.
Citation: Wang Guozhong, Lu Bingquan. PLANTS AMD EARLY DIAGENESIS:INFILTRATED ROCKY TUBULE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4, 2(1): 18-28.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

PLANTS AMD EARLY DIAGENESIS:INFILTRATED ROCKY TUBULE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 摘要: 在我国西沙群岛的石岛上,发育着一种奇特的景观,前人曾误认为鹿角珊瑚丛体组成的珊瑚礁灰岩,或群体虫孔1)。作者研究认为它们是在植物根系参与下,在珊瑚礁灰沙岛沉积里,表生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方解石岩管。我们还在海南岛西北部,白马井以南海岸找到了包围着活树根的类似的岩管,而在排浦附近海蚀崖上发现了白云化的岩管。这类岩管是在渗流带或海岸潮间带里,水流沿着植物根系渗透和溶滤而发生溶解、沉淀和交代作用的产物.我们称它为渗滤岩管。在这一过程中,植物直接控制着沉积物的石化和白云化作用。近三十年来,关于生物对碳酸盐沉积作用的巨大意义已为地质界所公认,但对于植物在成岩作用中,特别是在白云化中的作用的论著还不多。有人认为,生物在石化成岩和白云石生成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一作用是间接的。本文拟对这类岩管的产状、组构、形成机理、及植物在石化和白云化中的控制作用阐述如次。
  • [1] 1.中国岩溶研究,1919,科学出版社

    冯增昭,1919,白云岩的生成机理与成因分类,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第2期,1一9灰;

    2.甲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C实验室,1914,天然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报告之二。地球化学,第1期,28一31页

    3.王国忠、吕炳全,1981,西沙群岛石岛上沉积背斜等组构的指相意义,同济大学学报,第4期,71一79页。

    4.北京大学等合编,1978,地貌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王国忠、吕炳全、全松青,1982,海南岛更新世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形成环境分析,同济大学学报,第4期,18-26页。

    北京农业大学编,1961,植物生理学,农业出版社。

    Friedman, G.M.and Sanders, J.E.,1967, Origin and occurrence of dolomiterocks,(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p, 9A)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3- Ams-terdam London New York.

    6.Chilingar, G.V.,1957, Classification of limestones and dolomites on basis of Ca/Mg ratio.7. Sediment.Petrol.vo1.27p.187-189.

    7.Folk, R .L.,and Land, L.S.,1975, Mg/Ca ratio and salinity:two controls over crystallization of dolomite.Am.Assoc.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vol.59,p.62一68

    8.Hill, C .A.,1976, Cave minerals、The Speleo Press Austin,Texas.

    9. Baker, George, 1992, Sand stalagmites, Jour. Geol.vol.50, no.6, p.662一667.
  • [1] 黄少华, 秦明宽, 刘章月, 许强, 郭强.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砂岩铀成矿的约束——以准南硫磺沟地区头屯河组砂岩铀成矿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2): 250-25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04
    [2] 西沙石岛风成碳酸盐沉积的早期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2013, 31(2): 220-236.
    [3] 鄂尔多斯盆地余兴庄—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山3 2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031-1040.
    [4] 何 莹 鲍志东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06-818.
    [5] 寿建峰, 朱国华, 张惠良.  构造侧向挤压与砂岩成岩压实作用——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3, 21(1): 90-95.
    [6] 罗静兰, 张晓莉, 张云翔, 李玉宏, 武富礼.  成岩作用对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砂岩为例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41-547.
    [7] 王琪, 史基安, 薛莲花, 陈国俊.  碎屑储集岩成岩演化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84-590.
    [8] 金振奎, 冯增昭.  滇东—川西下二叠统白云岩的形成机理——玄武岩淋滤白云化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83-389.
    [9] 傅强.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以辽河盆地荣37块气田下第三系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3): 92-96.
    [10] 刘宝珺, 余光明, 王成善, 张哨楠.  西藏北部西雅尔岗地区白垩—第三系红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环境 . 沉积学报, 1989, 7(1): 11-2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01
  • HTML全文浏览量:  39
  • PDF下载量:  38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3-03-07
  • 刊出日期:  1984-03-10

目录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

    摘要: 在我国西沙群岛的石岛上,发育着一种奇特的景观,前人曾误认为鹿角珊瑚丛体组成的珊瑚礁灰岩,或群体虫孔1)。作者研究认为它们是在植物根系参与下,在珊瑚礁灰沙岛沉积里,表生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方解石岩管。我们还在海南岛西北部,白马井以南海岸找到了包围着活树根的类似的岩管,而在排浦附近海蚀崖上发现了白云化的岩管。这类岩管是在渗流带或海岸潮间带里,水流沿着植物根系渗透和溶滤而发生溶解、沉淀和交代作用的产物.我们称它为渗滤岩管。在这一过程中,植物直接控制着沉积物的石化和白云化作用。近三十年来,关于生物对碳酸盐沉积作用的巨大意义已为地质界所公认,但对于植物在成岩作用中,特别是在白云化中的作用的论著还不多。有人认为,生物在石化成岩和白云石生成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一作用是间接的。本文拟对这类岩管的产状、组构、形成机理、及植物在石化和白云化中的控制作用阐述如次。

    English Abstract

    王国忠, 吕炳全.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J]. 沉积学报, 1984, 2(1): 18-28.
    引用本文: 王国忠, 吕炳全.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J]. 沉积学报, 1984, 2(1): 18-28.
    Wang Guozhong, Lu Bingquan. PLANTS AMD EARLY DIAGENESIS:INFILTRATED ROCKY TUBULE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4, 2(1): 18-28.
    Citation: Wang Guozhong, Lu Bingquan. PLANTS AMD EARLY DIAGENESIS:INFILTRATED ROCKY TUBULE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84, 2(1): 18-28.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