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张琴 朱筱敏 张满郎 况军 张年富

张琴, 朱筱敏, 张满郎, 况军, 张年富.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1, 19(4): 575-580.
引用本文: 张琴, 朱筱敏, 张满郎, 况军, 张年富.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1, 19(4): 575-580.
ZHANG Qin, ZHU Xiao min, ZHANG Man lang, KUANG Jun, ZHANG Nian fu. Seg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 of Jurassic in East Fukang Slope, Junggar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4): 575-580.
Citation: ZHANG Qin, ZHU Xiao min, ZHANG Man lang, KUANG Jun, ZHANG Nian fu. Seg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 of Jurassic in East Fukang Slope, Junggar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4): 575-580.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琴女,1973 年出生,博士,层序地层学和测井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9.2;TE121.3+4

Seg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 of Jurassic in East Fukang Slope, Junggar Basin

  • 摘要: 综合阜东斜坡区侏罗系钻测井及地震资料,将侏罗系划分为六套层序。层序边界识别标志包括不整合面、古生物化石突变面、底砾岩及冲刷面等标志。体系域划分的关键是确定首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位置。研究区侏罗系沉积时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形坡折带,因此能够确定首次湖泛面的位置,建立起具有地形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模型。研究了侏罗系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构造沉降、物质供应速率、气候和基准面升降等。
  • [1] 1.朱筱敏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 1998

    2.顾家裕陆相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1995(04)

    3.J B Sangree 应用层序地层学 1991

    4.蒲仁海;梅志超;唐忠华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陆相层序地层初探 1994(04)

    5.王龙樟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陆相层序地层学探讨及应用 1995(04)
  • [1] 梁爽, 杜社宽.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69-12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0
    [2] 深水湖盆沉积砂体的层序地层分析——以四川侏罗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798-806.
    [3] 管红.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30-736.
    [4] 刘景彦, 陈志勇, 林畅松, 吴志轩.  东海丽水西次凹古新统明月峰组层序—体系域分析及沉积体系展布 . 沉积学报, 2004, 22(3): 380-386.
    [5] 刘洛夫, 康永尚, 齐雪峰, 唐勇, 熊正祥.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87-694.
    [6] 刘豪, 王英民, 王媛.  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 . 沉积学报, 2002, 20(2): 197-202.
    [7] 沈守文, 彭大钧,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63-270.
    [8] 冯有良, 潘元林, 郑和荣.  东营凹陷中始新统上部—上始新统层序地层模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76-383.
    [9] 周琦, 王建国, 杜鸿烈.  塔东南坳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分析与油气前景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80-584.
    [10] 魏魁生, 叶淑芬, 郭占谦, 徐宏, 任延广, 王玉华, 孙显义.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 沉积学报, 1996, 14(4): 50-6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11
  • HTML全文浏览量:  78
  • PDF下载量:  42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7-12
  • 修回日期:  2001-01-15
  • 刊出日期:  2001-12-10

目录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作者简介:

      张琴女,1973 年出生,博士,层序地层学和测井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9.2;TE121.3+4

    摘要: 综合阜东斜坡区侏罗系钻测井及地震资料,将侏罗系划分为六套层序。层序边界识别标志包括不整合面、古生物化石突变面、底砾岩及冲刷面等标志。体系域划分的关键是确定首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位置。研究区侏罗系沉积时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形坡折带,因此能够确定首次湖泛面的位置,建立起具有地形坡折带的层序地层模型。研究了侏罗系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即构造沉降、物质供应速率、气候和基准面升降等。

    English Abstract

    张琴, 朱筱敏, 张满郎, 况军, 张年富.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1, 19(4): 575-580.
    引用本文: 张琴, 朱筱敏, 张满郎, 况军, 张年富.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 沉积学报, 2001, 19(4): 575-580.
    ZHANG Qin, ZHU Xiao min, ZHANG Man lang, KUANG Jun, ZHANG Nian fu. Seg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 of Jurassic in East Fukang Slope, Junggar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4): 575-580.
    Citation: ZHANG Qin, ZHU Xiao min, ZHANG Man lang, KUANG Jun, ZHANG Nian fu. Seg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 of Jurassic in East Fukang Slope, Junggar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4): 575-580.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