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

林畅松

林畅松.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68-874.
引用本文: 林畅松.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68-874.
LIN Changsong.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in Tectonic Active Basin: Case study on rift and foreland basi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68-874.
Citation: LIN Changsong.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in Tectonic Active Basin: Case study on rift and foreland basi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68-874.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林畅松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in Tectonic Active Basin: Case study on rift and foreland basins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LIN Changsong
  • 摘要: 应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系统开展了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揭示了同沉积断裂活动、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量变化相互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模拟表明,快速的构造沉降、相对高的湖平面和大量的沉积物供给是形成相对深水扇三角洲的必要条件;而沉积物的供给量变小或构造沉降量加大时有利于形成近岸湖底扇或水下扇。模拟揭示出断陷湖盆陡坡边缘断裂形成的古地貌坡折控制着低水位域浊积扇或湖底扇的发育部位,同时对水进或高位域的三角洲前缘的沉积中心的分布具控制作用。断裂坡折带的构造沉降是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在陆内前陆逆冲构造边缘,层序发育早期(底部)发育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但由于相对快的构造沉降形成水进序列;在快速沉降的晚期沉降速率减小,碎屑体系向盆地方向推进,形成广泛河流三角洲沉积。由隐伏逆冲断裂形成的构造坡折带对低位域的分布具控制作用。在构造坡折带下的低位域砂体与上覆的水进域泥岩组合可形成重要的地层油气藏。
  • [1] 阮伟.  潮流沙脊和沙波沉积结构特征——以西班牙东北部比利牛斯前陆盆地Roda砂岩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0, 28(1): 118-127.
    [2] 高志勇.  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第三系“不同段、不同排构造”储集性之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0, 28(3): 534-546.
    [3] 朱志军.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51-461.
    [4] 严德天, 王华, 王家豪, 王清晨.  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6): 841-848.
    [5] 严德天 王 华 王家豪 王清晨.  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样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41-848.
    [6] 顾家裕, 张兴阳.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层序格架 . 沉积学报, 2005, 23(2): 187-193.
    [7] 郭彦如.  银额盆地查干断陷闭流湖盆层序的控制因素与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95-301.
    [8] 朱筱敏, 康安, 王贵文.  陆相坳陷型和断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样式探讨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83-287.
    [9] 胡受权, 郭文平, 杨凤根, 颜其彬, 刘树根, 童崇光.  试论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56-262.
    [10] 谭富文, 尹福光, 许效松, 万方.  楚雄前陆盆地系统的构造单元及沉积标识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73-579,61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86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7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10-10-10

目录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

      通讯作者: 林畅松

    摘要: 应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系统开展了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揭示了同沉积断裂活动、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量变化相互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模拟表明,快速的构造沉降、相对高的湖平面和大量的沉积物供给是形成相对深水扇三角洲的必要条件;而沉积物的供给量变小或构造沉降量加大时有利于形成近岸湖底扇或水下扇。模拟揭示出断陷湖盆陡坡边缘断裂形成的古地貌坡折控制着低水位域浊积扇或湖底扇的发育部位,同时对水进或高位域的三角洲前缘的沉积中心的分布具控制作用。断裂坡折带的构造沉降是控制可容纳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在陆内前陆逆冲构造边缘,层序发育早期(底部)发育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但由于相对快的构造沉降形成水进序列;在快速沉降的晚期沉降速率减小,碎屑体系向盆地方向推进,形成广泛河流三角洲沉积。由隐伏逆冲断裂形成的构造坡折带对低位域的分布具控制作用。在构造坡折带下的低位域砂体与上覆的水进域泥岩组合可形成重要的地层油气藏。

    English Abstract

    林畅松.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68-874.
    引用本文: 林畅松.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68-874.
    LIN Changsong.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in Tectonic Active Basin: Case study on rift and foreland basi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68-874.
    Citation: LIN Changsong.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in Tectonic Active Basin: Case study on rift and foreland basin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68-87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