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勇, 文春华, 谭静强, 曹创华, 丁永刚, 曾广乾, 王灵珏, 谢文泉, 黄乐清.
湘西民乐地区大塘坡组锰矿沉积氧化还原条件——来自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约束
. 沉积学报,
2025,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5.006
|
[2] |
宋晨冉, 王伟.
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下部重晶石结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35
|
[3] |
余瑜, 林良彪, 李真, 孟万斌, 童馗, 梁庆韶.
致密砂岩碳酸盐矿物SEM⁃CL和EPMA矿物学表征及其成岩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468-147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12
|
[4] |
伍宏美, 陈亚军, 孟朋飞, 马强, 宋小勇, 何兴华, 于家义, 何伯斌.
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方法
. 沉积学报,
2022, 40(3): 599-6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9
|
[5] |
李哲萱, 柳益群, 周鼎武, 焦鑫, 南云.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喷爆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
. 沉积学报,
2019, 37(3): 455-4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5
|
[6] |
陈春勇.
准噶尔盆地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型油藏形成及分布
. 沉积学报,
2019, 37(1): 212-2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5
|
[7] |
杨宇宁, 王剑, 郭秀梅, 熊小辉.
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72-7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1
|
[8] |
郭颖, 王粤川, 韦阿娟, 吴昊明, 叶涛, 高坤顺, 曾金昌.
潜山内幕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海域秦皇岛30A地区白垩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2): 343-3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12
|
[9] |
.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4): 754-765.
|
[10] |
梁 浩.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中沸石的成因及其储层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37-543.
|
[11] |
陈振岩.
主成盆期火山岩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98-808.
|
[12] |
.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56-1163.
|
[13] |
曾庆辉.
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油页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排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13-122.
|
[14] |
陈道秀, 林洪枝, 杨展飞.
珠江口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潜力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73-178.
|
[15] |
李树德, 徐海鹏.
山西省大同火山群火山碎屑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51-157.
|
[16] |
周义平, 任友谅.
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系中火山灰蚀变粘土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4, 12(2): 123-132.
|
[17] |
周义平, 汤大忠, 任友谅.
滇东晚二叠世煤田中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TONSTEIN)的锆石特征
. 沉积学报,
1992, 10(2): 28-38.
|
[18] |
刘长龄, 时子祯.
山西、河南高铝粘土铝土矿矿床矿物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85, 3(2): 18-36.
|
[19] |
袁又申.
苏州阳山高岭土矿床中玻屑、低温热液和蚀变矿物的发现以及对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 沉积学报,
1984, 2(3): 101-107.
|
[20] |
廖士范.
关于碳酸盐岩(矿)成岩作用阶段划分、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表生阶段改造机理的讨论
. 沉积学报,
1983, 1(3): 2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