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

米立军

米立军.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J]. 沉积学报, 2007, 25(1): 139-146.
引用本文: 米立军.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J]. 沉积学报, 2007, 25(1): 139-146.
MI Lijun. Early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Study on Chief Source Rock in Baiyun Depress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7, 25(1): 139-146.
Citation: MI Lijun. Early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Study on Chief Source Rock in Baiyun Depress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7, 25(1): 139-146.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米立军

Early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Study on Chief Source Rock in Baiyun Depression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MI Lijun
  • 摘要: 烃源岩评价是深水区油气勘探非常关键的问题,由于深水区没有井钻穿始新统,所以本研究只能根据相邻浅水区钻井和区域对比的方法,通过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等资料与相邻地区对比识别烃源岩,确定烃源岩的性质和分布。白云凹陷古近系地层沉积中,沉积密集段具有如下特征:(1)准层序逐步向岸推进;(2)陆源碎屑物质供应不足;(3)水体相对较深的中深湖细粒沉积发育。地震反射特征与有利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白云凹陷恩平组湖扩体系域和文昌组湖扩体系域发育中弱振幅、中低频率和中高连续性地震相,是有利烃源岩发育区。利用单井资料建立起一个通过孔隙度来预测烃源层有机质成熟度的预测模型,泥岩孔隙度可以较容易从地震信息中获取,从而对白云凹陷的烃源层的热演化程度进行初步评价。根据沉积相与有机相的关系,直接将沉积相转换为有机相,预测有机相类型。在白云凹陷深水烃源岩预测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一套深水区烃源岩早期评价方法,包括:(1)层序格架分析法确定有利烃源岩发育的垂向位置;(2)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法确定烃源岩的横向分布范围;(3)根据泥岩层速度计算烃源岩热成熟度;(4)沉积相转有机相预测有机相类型。(5)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次洼。
  • [1] 赵春娟, 徐淑娟, 程宏岗, 代春萌, 李德勇.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相类型及演化模式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460-147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06
    [2] 基于地震沉积学方法的沉积相研究——以涠西南凹陷涠洲组三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68-575.
    [3] 李成海, 王家豪, 柳保军, 苏奥, 徐东浩, 罗泉源, 刘姗, 牟川.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沉积相类型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62-1170.
    [4] 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 . 沉积学报, 2013, 31(6): 965-979.
    [5] 马洪.  松北宾县—绥化地区下白垩统沉积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4): 592-605.
    [6] 李磊.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07-416.
    [7] 董艳蕾.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古近系地震相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54-563.
    [8] 祖辅平, 李成, 王彬.  金衢盆地的沉积相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17-424.
    [9] 王新民, 宋春晖, 师永民, 晁吉俊, 武安斌.  青海湖现代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57-162.
    [10] 李琳, 任作伟, 侯振文.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20-126.
    [11] 王伟锋, 金强, 徐怀民, 信荃麟.  油藏描述中的沉积相研究 . 沉积学报, 1995, 13(1): 94-10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8
  • PDF下载量:  7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07-02-10

目录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

      通讯作者: 米立军

    摘要: 烃源岩评价是深水区油气勘探非常关键的问题,由于深水区没有井钻穿始新统,所以本研究只能根据相邻浅水区钻井和区域对比的方法,通过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等资料与相邻地区对比识别烃源岩,确定烃源岩的性质和分布。白云凹陷古近系地层沉积中,沉积密集段具有如下特征:(1)准层序逐步向岸推进;(2)陆源碎屑物质供应不足;(3)水体相对较深的中深湖细粒沉积发育。地震反射特征与有利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白云凹陷恩平组湖扩体系域和文昌组湖扩体系域发育中弱振幅、中低频率和中高连续性地震相,是有利烃源岩发育区。利用单井资料建立起一个通过孔隙度来预测烃源层有机质成熟度的预测模型,泥岩孔隙度可以较容易从地震信息中获取,从而对白云凹陷的烃源层的热演化程度进行初步评价。根据沉积相与有机相的关系,直接将沉积相转换为有机相,预测有机相类型。在白云凹陷深水烃源岩预测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一套深水区烃源岩早期评价方法,包括:(1)层序格架分析法确定有利烃源岩发育的垂向位置;(2)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法确定烃源岩的横向分布范围;(3)根据泥岩层速度计算烃源岩热成熟度;(4)沉积相转有机相预测有机相类型。(5)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次洼。

    English Abstract

    米立军.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J]. 沉积学报, 2007, 25(1): 139-146.
    引用本文: 米立军.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早期预测[J]. 沉积学报, 2007, 25(1): 139-146.
    MI Lijun. Early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Study on Chief Source Rock in Baiyun Depress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7, 25(1): 139-146.
    Citation: MI Lijun. Early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Study on Chief Source Rock in Baiyun Depress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7, 25(1): 139-14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