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强, 邢凤存, 钱红杉, 孙汉骁.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特征与水动力相关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71-138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59
|
[2] |
张顺存, 黄立良, 冯右伦, 邹阳, 鲁新川, 郭晖.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成岩相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2): 354-3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0
|
[3] |
任娜娜, 韩波, 张军涛, 冯菊芳, 王晓涛, 朱爽, 马强, 田海芹, 何治亮.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90-12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
[4] |
庞谦, 李凌, 胡广, 谭秀成, 马腾, 赵东方, 芦飞凡, 陈虹宇, 熊鹰.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钙质结核特征及成因机制
. 沉积学报,
2017, 35(4): 681-69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3
|
[5] |
王广伟, 李平平, 郝芳, 邹华耀, 余新亚.
建南地区飞仙关组三段白云岩分布与成因——基于三维地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
. 沉积学报,
2016, 34(1): 168-18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16
|
[6] |
张荣虎, 张惠良, 周晨光, 沈扬, 寿建峰, 王波.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志留系储层构造挤压及火山热液改造效应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01-911.
|
[7] |
.
马朗凹陷芦草沟组泥页岩储层含油性特征与评价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66-173.
|
[8] |
.
南堡凹陷潜山原油特征与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4, 32(2): 376-384.
|
[9] |
斯春松, 刘占国, 寿建峰, 李积永, 宫清顺, 张庆丰, 王鹏, 王波.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路乐河组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66-972.
|
[10] |
张顺存, 蒋欢, 张磊, 李鹏, 邹妞妞, 鲁新川, 史基安.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优质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71-1180.
|
[11] |
.
珠江口盆地(东部)珠江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及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12, 30(2): 291-300.
|
[12] |
.
川东北地区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75-384.
|
[13] |
王一刚.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31-839.
|
[14] |
魏国齐, 陈更生, 杨威, 杨雨, 胡明毅, 张林, 吴世祥, 金惠, 沈珏红.
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槽台”沉积体系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54-260.
|
[15] |
杨家静, 王一刚, 王兰生, 文应初, 刘划一, 周国源.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49-353.
|
[16] |
王兴志, 张帆, 马青, 杨满平, 王一刚, 文应初, 杨雨, 张静.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49-254.
|
[17] |
董冬.
断陷湖盆陡坡带碎屑流沉积单元的沉积序列和储集特征——以东营凹陷永安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6-571.
|
[18] |
王兴志, 穆曙光, 方少仙, 侯方浩, 黄继祥.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滩相沉积及储集性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78-583.
|
[19] |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
[20] |
刘波, 王英华, 钱祥麟.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 沉积学报,
1997, 15(1):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