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泾利, 石小虎, 杨伟伟, 张雷, 解丽琴, 安文宏, 王慧玲, 张仁燕.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二叠系太原组铝土岩系储层特征及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83-159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34
|
[2] |
赵佳如, 牛永斌, 王敏, 徐资璐, 崔胜利, 王培俊.
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其孔隙度计算样本检验模型
. 沉积学报,
2021, 39(2): 482-49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23
|
[3] |
赵帮胜, 李荣西, 覃小丽, 刘福田, 吴小力, 赵迪, 刘齐, 周伟.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山西组页岩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40-115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4
|
[4] |
闫伟, 金振奎, 韩春元, 赵文龙.
冀中坳陷奥陶系多期岩溶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81-9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0
|
[5] |
谭飞, 张云峰, 王振宇, 董兆雄, 黄正良, 王前平, 高君微.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不同组构碳酸盐岩埋藏溶蚀实验
. 沉积学报,
2017, 35(2): 413-42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18
|
[6] |
王成, 王万春, 王建丰, 樊海龙.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支链烷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4): 853-8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9
|
[7] |
熊鹰, 姚泾利, 李凌, 侯云东, 肖笛, 聂万才, 赵东方, 谭秀成.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储集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5): 963-97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15
|
[8] |
韩杰, 吴萧, 潘文庆, 江杰, 张敏.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巴楚—乌什露头区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64-77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5
|
[9] |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 沉积学报,
2014, 32(1): 44-60.
|
[10]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组合及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18-428.
|
[11] |
.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寒武—奥陶系白云岩结构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38-549.
|
[12]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层序结构演化及其对盆地过程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07-919.
|
[13]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14]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5] |
王琪, 禚喜准, 陈国俊, 史基安, 王多云.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姬源地区三叠系长4+5砂岩成岩演化特征与优质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5, 23(3): 397-405.
|
[16] |
金振奎, 邹元荣, 蒋春雷, 由伟丰.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30-535.
|
[17] |
魏国齐, 贾承造, 宋惠珍,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构造-沉积模式与碳酸盐岩裂缝储层预测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08-413.
|
[18] |
王维纲, 吕炳全.
小尺度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分析——塔里木盆地桑塔木断垒带奥陶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24-29.
|
[19] |
张绍平.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顶盐溶作用及其储集孔隙成因
. 沉积学报,
1994, 12(1): 72-80.
|
[20] |
朱莲芳, 马宝林.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柯坪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2): 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