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

王龙 张瑞 华柑霖 张磊

王龙, 张瑞, 华柑霖, 张磊.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J]. 沉积学报,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引用本文: 王龙, 张瑞, 华柑霖, 张磊.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J]. 沉积学报,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WANG Long, ZHANG Rui, HUA GanLin, ZHANG Lei. On Stratigraphy from Spatial and Temporal Perspectives: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Citation: WANG Long, ZHANG Rui, HUA GanLin, ZHANG Lei. On Stratigraphy from Spatial and Temporal Perspectives: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0,4047206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龙,男,1990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沉积学及油气地质学,E-mail:wanglong1127@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539

On Stratigraphy from Spatial and Temporal Perspectives: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

Fund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472090, 40472065
  •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提出和各种测试方法、手段的应用,一系列地层学分支学科开始出现。众多的地层学的分支学科极大地开阔了地层学研究领域,使地层学理论百家争鸣,向着多侧面、多层次和多尺度的方向发展,但较为专一的研究对象也使其趋向碎片化。因而,重新回顾地层学的发展历程,发现依据不同特征和属性建立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关联,将趋向碎片化的地层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很有必要。就此从时空有序性的角度,系统总结和梳理了地层记录的不完备性、穿时性、旋回性、非渐变性和不可逆性。发现在地层记录中,尽管岩性变化、生物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不是严格地统一到时间变化中,但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布是有序和有规律的,是虽然不具备等时性但具备时间秩序性的沉积体。从下老上新的斯坦诺地层三定律,到空间上毗邻关系可以转化为时间上相随历史的瓦尔特相律,地层学不仅用上、下、左、右表达空间概念,也揭示其时间属性;不整合刚提出时仅仅是一个构造概念,是褶皱幕或造山幕导致的地层关系在空间上的不协调,但现今却包含了更多的时间属性,定义为地层记录的长时间缺失;地层旋回一开始是对地层重复性的描述,但随着第四纪米兰科维奇旋回的研究,证实它与沉积层序都是天文节律(时间)的产物。在复杂的地层记录中发现和恢复其有序的时空关系,揭示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成为了地层学所有分支学科共同面临的主题,也使其相互交融。
  • [1] 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坡折带韩江组中段沉积层序与岩性地层圈闭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81-1087.
    [2] 施振生.  塔里木盆地志留纪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3): 401-408.
    [3] 范代读, 李从先, 蔡进功, 邓兵, 罗璋.  浙江桐庐晚奥陶世晚期沉积层序和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47-254.
    [4] 王平在, 王俊玲.  嫩江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28-233.
    [5] 高振中, 何幼斌, 张兴阳, 翟永红, 胡云扬, 杨海军, 李新生, 李勇.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内波、内潮汐沉积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00-407.
    [6] 苏文博, 李志明, 陈建强, 龚淑云, 李全国, 高勇群.  海平面变化全球可比性的可靠例证——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45-354.
    [7] 王成善, 陈洪德, 寿建峰, 李祥辉, 田景春, 覃建雄.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沉积学报, 1999, 17(4): 499-508.
    [8] 林畅松, 解习农, 张燕梅, 刘景彦.  二维沉积层序计算机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2): 68-73.
    [9]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3): 23-28.
    [10] 李祥辉, 王成善, 曾允孚, 刘志飞.  藏南聂拉木亚来地区早石炭世纳兴组沉积层序及深切谷 . 沉积学报, 1997, 15(1): 1-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84
  • HTML全文浏览量:  45
  • PDF下载量:  45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3-27
  • 修回日期:  2017-12-26
  • 刊出日期:  2018-12-10

目录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0,40472065)
      作者简介:

      王龙,男,1990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沉积学及油气地质学,E-mail:wanglong1127@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539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提出和各种测试方法、手段的应用,一系列地层学分支学科开始出现。众多的地层学的分支学科极大地开阔了地层学研究领域,使地层学理论百家争鸣,向着多侧面、多层次和多尺度的方向发展,但较为专一的研究对象也使其趋向碎片化。因而,重新回顾地层学的发展历程,发现依据不同特征和属性建立的地层单位之间的关联,将趋向碎片化的地层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很有必要。就此从时空有序性的角度,系统总结和梳理了地层记录的不完备性、穿时性、旋回性、非渐变性和不可逆性。发现在地层记录中,尽管岩性变化、生物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不是严格地统一到时间变化中,但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布是有序和有规律的,是虽然不具备等时性但具备时间秩序性的沉积体。从下老上新的斯坦诺地层三定律,到空间上毗邻关系可以转化为时间上相随历史的瓦尔特相律,地层学不仅用上、下、左、右表达空间概念,也揭示其时间属性;不整合刚提出时仅仅是一个构造概念,是褶皱幕或造山幕导致的地层关系在空间上的不协调,但现今却包含了更多的时间属性,定义为地层记录的长时间缺失;地层旋回一开始是对地层重复性的描述,但随着第四纪米兰科维奇旋回的研究,证实它与沉积层序都是天文节律(时间)的产物。在复杂的地层记录中发现和恢复其有序的时空关系,揭示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成为了地层学所有分支学科共同面临的主题,也使其相互交融。

    English Abstract

    王龙, 张瑞, 华柑霖, 张磊.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J]. 沉积学报,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引用本文: 王龙, 张瑞, 华柑霖, 张磊. 从地层记录的时空有序性解读地层学发展[J]. 沉积学报,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WANG Long, ZHANG Rui, HUA GanLin, ZHANG Lei. On Stratigraphy from Spatial and Temporal Perspectives: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Citation: WANG Long, ZHANG Rui, HUA GanLin, ZHANG Lei. On Stratigraphy from Spatial and Temporal Perspectives: Review and Interpretat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8, 36(6): 1059-10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