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蔡光银, 蒋裕强, 李星涛, 孙莎莎, 付永红, 谷一凡, 王占磊, 季春海.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差异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030-10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9
|
[2] |
谷渊涛, 李晓霞, 万泉, 杨曙光.
泥页岩有机质孔隙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4): 794-8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4
|
[3] |
丁江辉, 张金川, 石刚, 申宝剑, 唐玄, 杨振恒, 李兴起, 李楚雄.
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24-34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6
|
[4] |
何春民, 李腾飞.
压力对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8, 36(5): 1040-10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0
|
[5] |
栾国强, 董春梅, 马存飞, 林承焰, 张津营, 吕夏霏, Muhammad Aleem Zahid.
基于热模拟实验的富有机质泥页岩成岩作用及演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208-121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8
|
[6] |
何江林.
羌塘盆地胜利河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3): 626-634.
|
[7] |
姚素平, 胡文, 薛春燕, 张景荣, 曹剑.
瓦窑堡煤系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煤成烃潜力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3): 518-524.
|
[8] |
杨瑞东, 毛家仁, 张位华, 姜立君, 高慧.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生物化石保存及生态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64-671.
|
[9] |
熊永强, 耿安松, 盛国英, 傅家谟.
生排烃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69-473.
|
[10] |
姚素平, 张景荣, 王可仁, 栾琴.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有机岩石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91-300.
|
[11] |
李佩珍, 张学军, 黄蓉, 陆现彩.
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描述及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69-172.
|
[12] |
唐世荣, 王东安, 李任伟.
湘川地区震旦-寒武系硅岩的有机岩石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1): 54-58.
|
[13] |
王吉茂, 李恋.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恢复方法
. 沉积学报,
1997, 15(2): 45-48.
|
[14] |
陈道秀, 林洪枝, 杨展飞.
珠江口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潜力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73-178.
|
[15] |
姚素平, 张景荣, 金奎励.
用显微荧光和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显微组分的热演化规律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10.
|
[16] |
赵林, 贾蓉芬, 刘德汉, 秦建中, 张文龙.
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黑色泥质岩系显微组分特征及生气潜力评价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05-111.
|
[17] |
刘大锰, 金奎励, 艾天杰.
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显微组分的分类及其岩石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24-133.
|
[18] |
肖贤明, 吴治君, 刘德汉, 申家贵, 贾蓉芬, 赵林.
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12-119.
|
[19] |
吴新群.
布朗意──蒙索盆地煤相研究
. 沉积学报,
1994, 12(1): 47-55.
|
[20] |
肖贤明, 金奎励.
中国陆相源岩显微组分的分类及其岩石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3): 2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