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静, 周涛, 景安语, 孙超, 马立驰, 吴根杰.
断陷湖盆斜坡带储层差异性成岩—成储模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3): 804-81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5
|
[2] |
孔令武, 赵红岩, 梁建设, 程涛, 王嘉, 赵佳奇, 喻英梅.
转换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浊积砂岩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2, 40(1): 244-2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4
|
[3] |
董玉文, 桂志先, 欧荣生, 陈旭, 宋昊, 柯钦, 董孟玲.
南亚S区块滨岸砂坝储层描述及内幕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38-8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6
|
[4] |
唐雨, 张云峰, 胡林辉, 唐洪明, 徐亮, 陈思锜, 刘冬玺, 钟平强.
开江—梁平海槽西侧中东段长兴组台缘储层特征及差异性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593-16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6
|
[5] |
郑剑锋, 陈永权, 黄理力, 严威, 倪新锋, 李保华, 郭晓燕.
苏盖特布拉克剖面肖尔布拉克组储层建模研究及其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3): 601-6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2
|
[6] |
牟传龙, 王秀平, 王启宇, 王远翀.
关于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盒8段储层成岩相的再认识
. 沉积学报,
2016, 34(2): 346-35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3
|
[7] |
朱世发, 刘欣, 朱筱敏, 万策, 尤新才, 吉林, 杜建鹏.
准噶尔盆地克—百逆掩断裂带上下盘储层差异性及其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94-2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20
|
[8] |
赖锦, 王贵文, 柴毓, 冉冶, 郑新华, 信毅, 周磊, 吴庆宽.
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成岩层序地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15, 33(2): 394-40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9
|
[9] |
.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泥质岩类生烃潜力差异性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2): 385-394.
|
[10] |
高志勇, 冯佳睿, 周川闽, 崔京钢, 李小陪, 赵雪松, 郭美丽, 吴昊.
干旱气候环境下季节性河流沉积特征——以库车河剖面下白垩统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060-1071.
|
[11] |
.
济阳坳陷陡坡带沙河街组砂砾岩体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94-1104.
|
[12] |
.
黄旗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早中全新世大湖期环境的差异性
. 沉积学报,
2012, 30(4): 731-738.
|
[13] |
.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砂岩成岩作用与致密储层成因
. 沉积学报,
2012, 30(1): 111-119.
|
[14] |
.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二次生烃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1): 179-188.
|
[15] |
张荣虎.
塔里木盆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陆相砂岩中碳酸盐岩碎屑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10-418.
|
[16] |
吕昌伟.
乌梁素海和岱海沉积磷形态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08-512.
|
[17] |
邱桂强.
东营凹陷古近系成岩层序特征与储集差异性分析
. 沉积学报,
2007, 25(6): 915-922.
|
[18] |
叶泰然.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59-266.
|
[19] |
伍涛, 王建国, 王德发.
辫状河砂体储层沉积学研究──以张家口地区露头砂体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1): 27-33.
|
[20] |
王飞宇, 郝石生, 何萍, 刘德汉.
不同类型镜质体荧光特征差异性及原因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64-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