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

郑宇超 林小兵 王贵华 柳远松 王壮生

郑宇超, 林小兵, 王贵华, 柳远松, 王壮生.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3
引用本文: 郑宇超, 林小兵, 王贵华, 柳远松, 王壮生.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3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3
基金项目: 国际级-致密砂岩含F成岩流体地球化学演化与硅质碎屑颗粒溶蚀机制(42172135)
  • 摘要: 【目的】致密砂岩中石英颗粒溶蚀现象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厘清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特征与溶蚀机制的关系。【方法】基于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结合测试分析数据,对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石英溶蚀后颗粒边界特征进行了精细观察与统计分析。【结果】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特征划分为两类:①边界光滑-溶蚀增孔型,表现为石英颗粒边界光滑清晰,被溶蚀后形成孔隙;②边界模糊-溶蚀交代型,表现为石英颗粒边界模糊粗糙,被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溶蚀交代的结果,根据交代矿物不同进一步划分为:边界模糊-溶蚀-碳酸盐交代型和边界模糊-溶蚀-黏土矿物交代型。其中边界光滑-溶蚀增孔型为酸性条件下有机酸溶蚀的结果。边界模糊-溶蚀-碳酸盐交代型为碱性条件下离子浓度差发生碳酸盐交代的结果。边界模糊-溶蚀-黏土矿物交代型为碱性条件下“盐效应”的催化,并通过黏土薄膜交代的结果。石英颗粒溶蚀边界演化趋向于由边界光滑-溶蚀增孔型向边界模糊-溶蚀交代型转变。研究区须二段石英颗粒溶蚀面孔率为2.05%-4.09%之间,平均为3.19%。【结论】石英颗粒的溶蚀作用可提供一定量的次生孔隙,增加油气储集空间,有效改善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
  • [1] 陈俞超, 金鑫, 杜怡星, 张云望, 李滨兵, 时志强.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诺利—瑞替期之交气候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7
    [2] 王琴, 金鑫, 陈俞超, 张云望, 李滨兵, 杜怡星, 芦刚, 时志强.  川西北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初始成煤期古气候重建与成煤机制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64
    [3] 袁静, 张宇翔.  浅埋藏多期碳酸盐胶结成因分析及地质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翼新近系沙湾组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2
    [4] 苏加亮, 林良彪, 余瑜, 王志康, 李晔寒.  川西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段物源及储层特征差异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2
    [5] 孙海涛, 钟大康, 王威, 王爱, 杨烁, 杜红权, 唐自成, 周志恒.  四川盆地马路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1
    [6] 金鑫, 宋金民, 刘树根, 孙玮, 丁一, 邓双林, 许智雄, 徐宏远, 李立基, 李章畅, 郎悦竹, 冯梦媛, 谢国梁.  西昌盆地新基姑地区大箐组风暴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4
    [7] 赵聪, 刘树根, 宋金民, 唐玄, 赖冬.  川西汉旺地区雷口坡组四段风暴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0
    [8] 庞谦, 李凌, 胡广, 谭秀成, 马腾, 赵东方, 芦飞凡, 陈虹宇, 熊鹰.  川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钙质结核特征及成因机制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3
    [9] 杜锦霞.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重力流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8
    [10] 袁静.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6
  • HTML全文浏览量:  28
  • PDF下载量:  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7-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23

目录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3
      基金项目:  国际级-致密砂岩含F成岩流体地球化学演化与硅质碎屑颗粒溶蚀机制(42172135)

    摘要: 【目的】致密砂岩中石英颗粒溶蚀现象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厘清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特征与溶蚀机制的关系。【方法】基于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结合测试分析数据,对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石英溶蚀后颗粒边界特征进行了精细观察与统计分析。【结果】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特征划分为两类:①边界光滑-溶蚀增孔型,表现为石英颗粒边界光滑清晰,被溶蚀后形成孔隙;②边界模糊-溶蚀交代型,表现为石英颗粒边界模糊粗糙,被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溶蚀交代的结果,根据交代矿物不同进一步划分为:边界模糊-溶蚀-碳酸盐交代型和边界模糊-溶蚀-黏土矿物交代型。其中边界光滑-溶蚀增孔型为酸性条件下有机酸溶蚀的结果。边界模糊-溶蚀-碳酸盐交代型为碱性条件下离子浓度差发生碳酸盐交代的结果。边界模糊-溶蚀-黏土矿物交代型为碱性条件下“盐效应”的催化,并通过黏土薄膜交代的结果。石英颗粒溶蚀边界演化趋向于由边界光滑-溶蚀增孔型向边界模糊-溶蚀交代型转变。研究区须二段石英颗粒溶蚀面孔率为2.05%-4.09%之间,平均为3.19%。【结论】石英颗粒的溶蚀作用可提供一定量的次生孔隙,增加油气储集空间,有效改善致密砂岩的孔隙结构。

    English Abstract

    郑宇超, 林小兵, 王贵华, 柳远松, 王壮生.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3
    引用本文: 郑宇超, 林小兵, 王贵华, 柳远松, 王壮生. 石英颗粒边界溶蚀类型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