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勇, 文春华, 谭静强, 曹创华, 丁永刚, 曾广乾, 王灵珏, 谢文泉, 黄乐清.
湘西民乐地区大塘坡组锰矿沉积氧化还原条件——来自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约束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5.006
|
[2] |
付文念, 李凤杰.
湘西北古丈地区大塘坡组锰矿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54
|
[3] |
满玲, 祝圣贤, 邓宾, 李玉坤, 郎咸国.
斯图特雪球地球存在持续的海洋碳循环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5
|
[4] |
曾吉莉,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哈尔滨三截地砂砾石堆积地层属性特征——对地层区域划分和构造的指示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26
|
[5] |
赵子霖, 周雪威, 李夔洲, 郭涛, 彭靖松, 侯明才.
辽东湾海域新元古界长龙山组石英砂岩物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93
|
[6] |
李军勇, 王孝磊, 谷志东, 黄煜, 王国光.
华南新元古代多地体汇聚—拼贴与资源效应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89
|
[7] |
邓奇, 汪正江, 宁括步, 崔晓庄, 熊国庆, 任光明, 任飞.
扬子陆块西北缘旺苍地区火地垭群沉积时代、物源及构造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14
|
[8] |
蔡欣豫, 王伟, 田洋.
江南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来自碎屑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的启示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36
|
[9] |
刘龙宇, 崔晓庄, 陈风霖, 龙训荣, 马志鑫, 孙志明.
川西金口河新元古代辉绿岩的时代、成因及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doi: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24.111
|
[10] |
王跃, 桂和荣, 苏尚国, 周奇明, 李俊, 张雅楠.
滇黔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13
|
[11] |
邹灏, 李峤昕, 陈安清, 肖斌, 蒋修未, 黄长成, 胡成辉, 李蝶.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形成与消融及华南板块的记录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9
|
[12] |
黄鑫, 简星, 张巍, 洪东铭, 关平, 杜瑾雪, 张鹏飞.
碎屑石榴石地球化学物源分析与解释:粒度的影响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1
|
[13] |
熊小辉, 王剑, 熊国庆, 汪正江, 周小琳, 邓奇, 周业鑫, 杨潇.
渝东北奥陶—志留纪之交沉积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演化——以城口地区燕麦剖面临湘组—龙马溪组为例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24
|
[14] |
杨梅, 洪天求, 徐锦龙, 李秀财, 罗雷.
皖南志留系唐家坞组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 沉积学报,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07
|
[15] |
叶云涛, 王华建, 翟俪娜, 周文喜, 王晓梅, 张水昌, 吴朝东.
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及其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
. 沉积学报,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1
|
[16] |
田洋, 赵小明, 王令占, 涂兵, 谢国刚, 曾波夫.
重庆石柱二叠纪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
[17] |
.
重庆银矿垭口铝土矿床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
[18] |
刘兴旺.
异常地热对烃源岩生烃的影响——以三塘湖盆地辉绿岩侵入体为例
. 沉积学报,
|
[19] |
冯 东.
新元古代晚期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与“雪球地球”的终结机制
. 沉积学报,
|
[20] |
柳永清, 高林志, 刘燕学.
苏皖辽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的沉积岩相与环境约束
. 沉积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