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4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湖盆砂体类型
吴崇筠
1986, 4(4): 1-27.
摘要:
一、概述我国中新生代时期,随着陆地的扩大,湖泊十分发育。其中相当多的湖泊是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型构造湖泊,面积大,沉陷深,深湖区持续时间长,沉积了巨厚的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形成良好的生油层。与生油层邻近的有孔隙的各种岩体,都可以成为油气储集的场所,尤其是砂岩体。目前我国发现的多数油气田的储层,是湖盆中沉积的砂岩体。
华北地台东部晋冀鲁京津地区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冯增昭
1986, 4(4): 28-40.
摘要:
一、前言早奥陶世时期的“华北地台”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碳酸盐台地,西至贺兰山以西,南至祁连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东至渤海和东海,北至阴山以北,包括陕、甘、宁、蒙、晋、冀、鲁、辽、吉、豫、皖、苏、京、津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地台之一。本文涉及的范围乃华北地台东部的腹地,即西至黄河,东至海,南至陇海路,北至内蒙;乃晋、冀、鲁、京、津的全部或大部地区,也包括豫北、苏北、辽西部分地区。
华北地台东部奥陶系地层南北向沉积环境特征
贾振远
1986, 4(4): 41-51.
摘要:
前言笔者与地矿部第二石油指挥部地质大队下古生界专题队合作,对山东莱芜,龙古1、2、3井,嵩山、峰峰、唐县、京西诸剖面(图1)的奥陶系进行了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方面的工作。根据所得资料,对华北地台东部奥陶系南北向沉积特征提出一些认识。华北地台东部是指华北地台太行山以东的部分。现在,大量资料证明,华北地台东部与西部在奥陶纪有诸多不同。本文仅讨论东部沉积环境南北向的变化特点。
黔西南二叠纪生物礁成岩作用特征及储集性
陈学时
1986, 4(4): 53-63.
摘要:
一、概述黔西南二叠纪生物礁形成于早二叠世茅口中晚期,延续至晚二叠世,全盛期在长兴期,属台地边缘生物礁类型,于罗甸、紫云、望漠、贞丰、册亨一线断续出现(图1)。礁带厚约100—300m,宽2km,延伸200km以上,并分别进入广西、云南两省,呈北东 向星点状展布。造礁生物以块状海绵、水螅为主,次有苔藓虫、管壳石和床板珊瑚,具原地埋藏特征。礁体中造礁生物量达45—80%,其中海绵类达25—60%,非骨骼蓝藻依附造礁生物和颗粒粘结缠绕成藻包壳,形成抗浪格架。其间附礁生物丰富,主要有棘皮、腕足、有孔虫、(竹蜓)、绿藻、腹足、介形虫、瓣鳃等,它们与灰泥基质、礁砾屑一起充填于礁架孔隙之中。岩石类型主要为骨架岩、障积岩、粘结岩及它们之间的过渡型岩石。
长江三角洲海区的浅层地震层序
袁迎如
1986, 4(4): 65-72.
摘要:
前言海洋浅层地震调查方法不同于陆地,它是运用换能器在海水中激发声波,声波在浅层沉积中传播,在存在波阻抗差异的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并利用换能器接受反射波,再进行连续自记;在当前,其记录形式主要为模拟。过去,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对浅层地震剖面的应用,多偏重于海底岩性的解释,而对于解释地层和沉积相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浅层地震获得海底面下几十米的记录,与石油地球物理几千米深的地震记录分析对比可以看出,由于浅层地震记录剖面上几十厘米厚的高分辨率,时间剖面垂直比例的放大,因而记录剖面清晰度高,较易辨认地震层序,可解释浅部地层和沉积相,为将今论古提供了依据,为浅层地震的运用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
沿莱茵—马斯河下游从河控到潮控体系不同亚环境内的沉积构造特征
陈昌明, 汪寿松, 梁瑞仁, Van Gelder. A
1986, 4(4): 73-86.
摘要:
序言为修建规模宏大的拦海闸门,沿莱茵-马斯河下游挖掘了一系列深度达十几米的大型建设坑,这项巨大的工程不仅标志着人类与大海斗争的新时期,而且为该地区亚近代沉积物及其环境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其中阿梅龙根、乌德勒支、巴伦德勒希特、哈林弗里特和东谢尔德建设坑(图1)分别揭露了从河控到潮控体系的不同亚环境内形成的沉积物。河控体系的沉积构造特征阿梅龙根和乌德勒支附近大型建设坑揭示了河控沉积物,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1、大型单向交错层理大型板状或槽状交错层理是该区河控沉积物的主要沉积构造。
洱海现代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
王有孝, 程学惠, 吴贻华, 范璞, 蒋助生
1986, 4(4): 87-99.
摘要:
洱海是我国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内陆断陷型淡水外泄湖,南北长42.6km,东西最宽为8.2km,面积约250km~2,最大水深20.7m。弥苴河为该潮的主要水源,西洱河为唯一出口。洱海属温暖气候,湖水为中等营养类型。它是一个研究现代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较理想的湖泊。近代沉积物是地质历史发展的最新一页。它虽然不是地质历史的重演,但通过对它的研究,仍可追溯地质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某些自然现象。对湖泊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原始有机质特征以及在早期生物化学作用下演化趋势的认识。
用微古植物群探讨束鹿凹陷的沉积环境
任韵清
1986, 4(4): 101-108.
摘要:
前言束鹿凹陷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西去200km,太行山的支脉延伸,东去200km达渤海湾。近年来华北石油勘探设计研究院、华北石油第四勘探公司和成都地质学院等单位都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认为束鹿凹陷主要是从始新世开始沉积,在沉积过程中这里没有发生剧烈构造活动,因此是一个断层不发育而又少圈闭的单断型凹陷。总面积为659km~2,基底最深达7,500m,地层为下第三系。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运用孢子花粉、藻类和疑源类等微古植物群资料来探讨其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等。作者从八三年初开始对本凹陷进行工作,重点对晋45井系统采样42块次(岩屑40块、岩心2块),另外还有晋52井、晋56井、晋33井的岩心样品共27块。
荆江太平口下边滩现代沉积特征
赖志云
1986, 4(4): 109-118.
摘要:
太平口下边滩位于上荆江沙市河段内涴市河湾与沙市河湾之间过渡河段,太平口下游南岸(图1)。滩尾与三八滩(心滩)隔水相望,滩体长7km,面积7.5km。滩头较窄,滩尾宽,头尾皆有串沟。有一滩脊纵贯东西把滩体分为南北两坡。南坡滩头3.5°、滩中1°、滩尾3.7°;北滩头2.8°、滩中0.7°、滩尾0.9°。按200m×300m网格点在滩面取样105个,挖探槽18条,粒度分析158个,鉴定重矿物110个,轻矿物104个,粘土矿物6个,微量元素测定19个,有机碳18个。
碳酸盐颗粒成岩变化的实验研究
高计元
1986, 4(4): 119-127.
摘要:
引言碳酸盐岩是沉积岩中非常重要的岩石类型。近二十年来,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是国际上讨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之一。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观察和研究,对碳酸盐岩的成因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福克(Folk,1959)等人,根据当时研究得比较深入的碎屑岩的沉积原理认为,碳酸盐岩不是纯化学形成的,而是与碎屑岩碎屑的机械沉积方式相同,是一定的水动力条件的产物。据此,提出了以异化颗粒和泥晶灰泥为两个端元组分对碳酸盐岩进行结构分类。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碳酸盐岩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二十年来,大多数研究者大都是基于福克的分类原则来划分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并据此来推断它们的沉积环境。在地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异化颗粒和泥晶灰泥为两个端元组分来划分岩石.
天然气中甲、乙、丙烷碳氢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制备
申歧祥, 廖永胜, 张仲录
1986, 4(4): 129-130.
摘要:
天然气中甲、乙、丙烷碳氢同位素的组成与气源母质类型和成熟度有密切关系,δ13C、δD已成为气源研究、气源对比和类型划分的重要地化指标。在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中,我们建成了天然气甲、乙、丙烷碳氢同位素测定样品制备系统,填补了我国同位素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在国内首次提供了甲、乙、丙烷氢同位素数据,并由徐永昌等人在国内许多油田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该系统是用气相色谱仪使天然气得到分离,根据分离单体烃的滞留时间,将甲、乙、丙烷分别导入燃烧氧化系统氧化为CO2和H2O,净化之后将二者分离,接收CO2,在质谱计上测定其碳同位素δ13C。再将H2O用金属锌还原而得氢,用活性炭在低温下吸收,测定氢同位素δD。测定样品量按纯甲烷计约1ml左右,δ13C测定相对误差0.1‰,δD相对误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