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呼其图, 关平, 王大华, 李世恩, 肖永军, 张驰, 白璐, 张济华.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中侏罗统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42(2): 466-4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4
|
[2] |
李姝睿, 孙高远, 茅昌平, 饶文波.
江苏沿岸辐射沙脊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重矿物与锆石年代学的证据
. 沉积学报,
2022, 40(4): 931-9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3
|
[3] |
郭业达, 杨浩.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凝块石(微生物岩)的沉积成岩过程—以华南广西百色地区作登剖面为例
. 沉积学报,
2020, 38(1): 104-11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20
|
[4] |
冉逸轩, 周翔.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6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3): 571-5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6
|
[5] |
曹江骏, 杨友运, 陈朝兵, 卜广平, 王茜, 杨一茗.
致密砂岩储层骨架砂体构型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6段砂体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05-111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1
|
[6] |
李智超, 李文厚, 赖绍聪, 李永项, 李玉宏, 尚婷.
渭河盆地古近系细屑岩的古盐度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3): 480-48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06
|
[7] |
操应长.
重矿物资料在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三段下亚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5): 835-841.
|
[8] |
周健.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马家嘴地区古近系戴南组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117-1128.
|
[9] |
许璟.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分析
. 沉积学报,
2010, 28(3): 509-517.
|
[10] |
曹秋香.
浙江江山丁家山组层状硅质岩阴极发光特征及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97-803.
|
[11] |
王先彦.
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流域新近纪风尘堆积源区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65-369.
|
[12] |
李双建.
碎屑重矿物分析对库车坳陷白垩—第三纪物源变化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06, 24(1): 28-35.
|
[13] |
刘化清, 廖建波, 房乃珍, 林卫东, 程玉红, 王宏波, 冯明.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6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84-588.
|
[14] |
宋春晖, 孙淑荣, 方小敏, 孙东.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52-559.
|
[15] |
郑荣才, 彭军.
陕北志丹三角洲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与等时对比
. 沉积学报,
2002, 20(1): 92-100.
|
[16] |
柳益群, 李文厚.
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
. 沉积学报,
1996, 14(3): 87-96.
|
[17] |
史基安.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和古生代白云岩成因及其储集性
. 沉积学报,
1993, 11(2): 43-50.
|
[18] |
韩征, 余素玉.
滇西宁蒗—丽江地区泥盆系白云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0, 8(2): 51-58.
|
[19] |
曾允孚, 黄思静, H.Kulke, M.Sch nfeld.
四川甘溪泥盆系观雾山组白云岩特征与其形成条件的关系(英文)
. 沉积学报,
1988, 6(4): 12-21.
|
[20] |
李汉瑜.
关于石英的阴极发光特征及其在砂岩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83, 1(2): 166-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