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翁晓爱, 姜守一, 韩中, 胡修棉, 晏雄.
藏南Kioto碳酸盐台地对早侏罗世普林斯巴晚期碳循环扰动的沉积和生物响应【“深时碳酸盐生产工厂与资源环境效应”专辑】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78
|
[2] |
常西玲, 郭进京, 常璐璐, 吴彦旺, 徐梦婧.
西秦岭北缘渐新世砾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495-15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9
|
[3] |
徐承芬, 张勇, 孔祥淮, 胡刚, 毕世普, 牟秀娟, 宁泽, 张晓波.
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31-3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5
|
[4] |
王秋军, 郑军, 孙柏年, 马福军, 王振, 王万梅.
广西渐新世宁明组三种植物碳同位素与古气候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58-3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9
|
[5] |
马福军, 吴媛欣, 刘松, 孙柏年, 闫德飞, 张凤太, 王秋军.
广西宁明组植物化石中黄铁矿及其沉积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1): 33-41.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06
|
[6] |
付坤荣, 黄理力, 祝怡, 冯翔艺蓝, 章巧, 关小丽, 高达.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台缘与台内沉积差异——定性和定量的碳酸盐岩微相综合分析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01-109.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2
|
[7] |
范广慧, 王永标, 孟峥, 李国山.
贵州紫云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初火山作用与生物礁的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7, 35(1): 24-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03
|
[8] |
杨剑萍, 庞效林, 王海峰, 贾军涛, 刘玲.
山东广饶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与古气候变迁
. 沉积学报,
2016, 34(1): 79-8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7
|
[9] |
屈海洲, 王振宇, 张正红, 张云峰, 于红枫, 郑剑.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镶边台地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23-831.
|
[10]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层序结构演化及其对盆地过程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07-919.
|
[11] |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库孜贡苏剖面晚白垩世—早中新世沉积物岩石磁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5): 919-927.
|
[12] |
.
利用上超点法重建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渐新世湖平面变化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15-1121.
|
[13] |
.
吉林松江盆地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8, 26(1): 61-69.
|
[14] |
李双文 刘洛夫 张有平 姚卫江 靳 军 赵建章 孙 东.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微相构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19-828.
|
[15] |
高志前.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样式及其沉积响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9-27.
|
[16] |
卫平生, 李天顺, 李安春, 王建功.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40-247.
|
[17] |
林春明, 宋宁, 牟荣, 赵彦彦, 汪亚军, 杨德洲.
江苏盐阜拗陷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4): 553-559.
|
[18] |
傅碧宏.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下志留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变的遥感分析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53-160.
|
[19] |
陈代钊, 陈其英.
黔南地区早、中泥盆世沉积演化的动力机制
. 沉积学报,
1995, 13(3): 54-65.
|
[20] |
陈报章, 李从先, 业治铮.
南黄海南部陆区全新世沉积研究
. 沉积学报,
1994, 12(2): 6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