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7卷  第1期

沉积学报 第37卷 第1期
2019, 37(1): 0-0.
摘要:
沉积与沉积矿产
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讨论——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评述
朱筱敏, 谈明轩, 董艳蕾, 李维, 秦祎, 张自力
2019, 37(1): 1-1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5
摘要:
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18年8月13日—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召开。来自51个国家、9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基于本届大会论文专题设置情况,指出目前沉积学研究热点主要包含人类世沉积学、湖泊沉积环境、深水沉积过程、“源—汇”系统、微生物岩沉积学及沉积过程模拟等多个主要方面。当前人类活动对地貌影响、沉积物收支平衡影响不容忽视;湖泊沉积砂体研究不仅具有油气勘探价值,而且对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沉积深水重力流的流态特征、沉积机理及实地监测等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源—汇”系统研究思想在盆地构造演化、源区母岩性质及沉积物分散样式等方面具有更加实际的指导意义;微生物岩沉积学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矿化作用、成岩作用及其对于古地理重建的意义等方面;沉积物风化过程及其在不同环境下搬运及沉积过程是目前沉积学物理、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就近年来国际沉积学会议热点以及国际重点地质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认为深时沉积记录、过程—产物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渗透是未来若干年内沉积学的发展方向。我国当今沉积学研究以应用沉积学为主,除了重视现代实验分析技术,还应加强野外基本地质研究方法和沉积过程机理研究。在沉积学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应抓住难得的机遇,不断将我国沉积学研究推向国际先进水平。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摘要:
粤北丹霞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典型代表,在地貌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晚白垩世红层)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巴寨剖面丹霞组的野外观测、砾石统计、室内砂岩样品薄片鉴定及粒度分析,进行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巴寨剖面丹霞组出露巴寨段和锦石岩段,前者以砾岩为主,发育粒序层理及平行层理、底侵蚀面、叠瓦状构造等,而后者以发育大型交错层理的风成砂岩夹古土壤为特征。在盆地其他位置,可见丹霞组白寨顶段砾岩地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巴寨剖面的晚白垩世丹霞组红层中,可以识别出正粒序层理砾岩、逆粒序层理砾岩、平行层理砾岩、无沉积构造砾岩、大型交错层理风成砂岩、中—薄层砂岩、古土壤7种岩相。巴寨段砾石大小主要为0.5~9.5 cm,成分以脉石英、石英砂岩及砖红色砂岩为主。锦石岩段砂岩粒径为0.03~0.5 mm,分选性好,以跳跃组分为主,指示风成环境。丹霞组从巴寨段到锦石岩段沉积物粒度变细、沉积速率由快变慢,指示了由河流主导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向沙漠沉积体系的转变,反映了古气候向干热变化,锦石岩段的风成砂岩可能与东亚中纬度地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古气候广泛的干旱化有关。丹霞组沉积末期(白寨顶段),古气候条件再次变湿,降水增加,河流将粗粒碎屑物再次搬运到盆地发生沉积,新的冲积扇叠覆在锦石岩段风成砂岩—古土壤序列之上。
辽东苏子河盆地聂尔库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研究
张倩, 巩恩普, 高飞, 张永利, 关长庆, 许江
2019, 37(1): 30-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4
摘要:
辽东苏子河盆地是早白垩世形成的小型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了相对连续的陆相沉积,是研究白垩纪陆地环境及气候演化的理想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的聂尔库组地层出露连续,沉积现象典型。通过分析聂尔库组沉积岩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垂向沉积序列,可识别出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包括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湖泊相主要为滨浅湖泥砂沉积。研究表明,聂尔库组形成于断陷盆地边缘陡坡带,属于间歇性洪水控制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经历了扇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变化,代表了断陷湖盆由深陷扩张期—抬升收缩早期的沉积充填过程。根据沉积岩与沉积相特征,结合古生物、特殊沉积、黏土矿物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早白垩世晚期辽东地区总体与当时全球“温室气候”的大背景相一致,处于高温干旱/潮湿的气候条件,但这种高温气候具有不均一性,存在气候波动。
北京下苇甸地区张夏组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
郭芪恒, 金振奎, 安益辰, 朱小二
2019, 37(1): 40-5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0
摘要:
北京下苇甸张夏组作为华北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一直以来是广大地质学者研究的重点。通过野外观察、实测,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XRD测试等技术,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张夏组的岩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其特征,对张夏组沉积相做了细致划分。通过研究,该区张夏组主要发育碎屑岩浅海相及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其中碎屑岩浅海主要发育过渡亚相及页岩局限浅海亚相;台地相主要发育局限台地、滩、潮坪亚相。通过岩性特征观察及剖面相组合,首次对研究区的滩进行了划分,将滩分为高能滩及间歇高能滩。总体上,张夏组表现为一个典型的离岸缓坡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模式,由下向上水体加深,陆源碎屑沉积逐渐往后迁移,被碳酸盐岩沉积所取代,台地成熟。
堰塞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以岷江上游叠溪古堰塞湖为例
许会, 陈剑, 崔之久, 郭佩
2019, 37(1): 51-6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4
摘要:
对叠溪149个古堰塞湖沉积物样品作了物质组成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概率累积曲线的统计,结合有关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果显示湖相沉积上游段的沉积物主要是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中游和下游段的沉积物较细,主要是黏土质粉砂和粉砂。受河流扰动的影响,湖相沉积上游段沉积物的粒径较粗,平均粒径在4~6 φ之间,多为负偏度,峰态宽平,分选性差;中游和下游段的平均粒径在6~8 φ之间,均为正偏度,峰态中等,沉积物的分选比上游段好。堰塞湖沉积物是由三个或四个粒度次总体组成,其中上游段沉积物含有4个次总体,中游和下游段含有3个次总体,受物源区的控制,上游段中推移总体的含量远大于中、下游段。这些特征均表明堰塞湖上游段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与中、下游段明显不同。与其他环境中的沉积物相比,堰塞湖沉积物的截点偏细,跃移组分分选性最差。
渤海东部旅大29-1构造沙二段砂砾岩锆石定年及物源示踪
赵梦, 杜晓峰, 王清斌, 冯冲, 庞小军, 李欢
2019, 37(1): 62-7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9
摘要:
为示踪辽东凹陷LD29-1构造沙二段(Es2)砂岩沉积,对LD29-1-1、LD29-1-1Sa及LD29-1-2等3口井的沙二段砂岩6个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和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分析。结果表明:LD29-1-1井样品中白垩纪(K)锆石含量高达41.2%,具有108 Ma峰值年龄,锆石柱状晶形完整,并且棱角明显;而LD29-1-1Sa及LD29-1-2井样品的中元古代(Pt2)锆石含量高达74%~75%,中生代(Mz)锆石含量少,具有~1.5 Ga和~1.8 Ga双峰值特征,锆石晶体明显小于LD29-1-1井沉积物,并且晶形不完整、边缘均被磨圆。因此,认为LD29-1-1井沙二段砂岩为近源沉积,母岩为长兴岛凸起斜坡带中生界碎屑岩,而LD29-1-1Sa及LD29-1-2井沙二段砂体为远源沉积,母岩以辽东半岛西部复州地区广泛分布的中、上元古界沉积岩为主,在搬运至斜坡带时才混入少量中生界碎屑岩。
岷江上游叠溪混杂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马俊学, 陈剑, 崔之久
2019, 37(1): 72-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8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上游叠溪河谷段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滑坡堵江事件,形成一个特大型堰塞湖。堰塞湖形成后在晚更新世晚期(约27 ka B.P.)发生了溃决,并在坝体下游形成长约5 km的天然混杂堆积体,判断其为叠溪古滑坡堰塞湖溃决后形成的溃坝堆积。该套溃坝堆积体具有叠瓦构造、孔洞构造、块状构造、杂基构造、支撑—叠置构造及韵律互层构造。从上游至下游,溃坝堆积体的出露厚度逐渐变薄,砾石碎屑成分表现出由粗变细的变化趋势。溃坝堆积体是由高流态灾难性洪流及常态流和河流态两种机制形成,相应地具有两大类沉积相:巨砾层相及砾石层相和砂层相,依据溃坝堆积的地貌结构和沉积相特征可以推断叠溪古滑坡堰塞湖至少发生过一次极其罕见的灾难性溃决洪水事件。
基于沉积实验的重力流沉积体系砂体分布特征分析
李存磊, 左晓春, 王玲玲, 陈盼盼, 张金亮, 刘建美, 高鹏
2019, 37(1): 86-9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9
摘要:
重力流沉积体系砂体展布规律极为复杂,通过重力流流体实验,确定了重力流沉积不同岩相的成因及展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岩芯观察及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在滨南油田古近纪沙三下亚段进行重力流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塑性流体在运动过程中被稀释,导致颗粒支撑机制发生复杂的变化,从而出现多种流态的流体,因此塑性流体被稀释到一定程度后会转换为液态流体;2)重力流沉积层序的垂向演化及横向变化是流体性质演化的结果,即地质记录中的复杂重力流层序为流体性质转换后再沉积的结果;3)重力流垂向层序与沉积模式的有机结合是进行砂体展布预测的关键。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明确了滨南油田沙三下亚段岩相的空间展布和变化规律。
川西汉旺地区雷口坡组四段风暴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赵聪, 刘树根, 宋金民, 唐玄, 赖冬
2019, 37(1): 94-1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0
摘要: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镜下薄片观察,川西汉旺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发育典型的风暴岩,具有底冲刷—充填构造、风暴砾屑层、菊花构造和丘状交错层理等典型风暴沉积标志。根据该风暴岩岩性、沉积位置、沉积标志组合特征,共识别出三种风暴沉积序列类型:1)序列I由侵蚀底面及砾屑段、粒序段组成,代表靠近风暴浪基面附近的台前缓斜坡下部环境;2)序列Ⅱ由侵蚀底面及砾屑段、粒序段、平行纹层段、丘状纹层段组成,代表靠近正常浪基面附近的台前缓斜坡上部环境;3)序列Ⅲ由粒序段、平行纹层段组成,代表台地边缘环境。风暴层序自下而上的沉积演化为:台前缓斜坡下部—台前缓斜坡上部—台地边缘,整体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现代沉积与环境
14 ka以来苦海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胡砚泊, Bernd Wünnemann, 张永战, 晏达达
2019, 37(1): 104-11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2
摘要: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封闭咸水湖泊苦海水深最深处KH17钻孔进行沉积物粒度、烧失量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测试及XRF测试结果的主成分分析(PCA),以揭示14 ka以来苦海沉积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搬运与沉积过程变化,反演湖泊流域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PC1)主要包括Ti、Fe、K等元素,指示径流输入强弱;第二主成分(PC2)中载荷值较大的Ca和Sr与碳酸盐含量相关,指示湖泊蒸发强弱;Zr(第三主成分中载荷值最大)与砂组分、Rb与黏土组分含量相关,分别指示风力输入粗颗粒物质和径流输入细颗粒物质情况,其比值可反映化学风化弱强;Fe/Mn、Sr/Ca也能较好地指示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湖水盐度和水位情况。基于上述记录所建立的古环境演变重建结果显示:13.6~13.0 ka B.P.苦海水位较低,径流输入相对强;13.0~11.5 ka B.P.受新仙女木事件影响,环境干旱且温度极低,风力作用强,输入物质多;早全新世升温显著,蒸发作用强,内生碳酸盐沉积增多,湖泊水位增加缓慢,中全新世期间达到最高水位;5.3 ka B.P.以后,湖泊经历干旱时期,盐度与碳酸盐沉积增加;2.7 ka B.P.以来水分供给波动,湖泊水位显著振荡。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及沉积环境判别
吴超, 郑祥民, 王辉, 周立旻, 钱鹏
2019, 37(1): 115-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0
摘要: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成因是长期争论的问题。对上海市青浦区第一硬质黏土层全样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并与南京周家山下蜀黄土、长江悬浮颗粒物对比,探索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成因。第一硬质黏土层机械颗粒组成均一,频率曲线呈正偏态、中等或尖锐峰形的双峰分布,频率累积曲线呈“S”型分布,具有风成沉积特性。粒度特征分析为沉积环境判别提供沉积学证据时,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可以使分析结果更准确。聚类分析将硬黏土与典型风成沉积物下蜀黄土粒度分布归为一类,长江悬浮颗粒物单独为一类,表明硬黏土与下蜀黄土成因一致。下蜀黄土与长江悬浮颗粒物粒度参数判别函数,将绝大部分硬黏土样品判定为风成沉积。粒级—标准偏差曲线结合现代风场,显示硬黏土粒度特征存在高空西风和低空西北季风两个主控因子。表明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是由西风和西北季风控制的风成成因堆积物。
南流江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端元分析及其沉积动力环境意义
林镇坤, 王爱军, 叶翔
2019, 37(1): 124-1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3
摘要: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可揭示沉积动力环境。基于广西南流江河口水下三角洲的粒度分析数据,采用Folk分类法进行分类,应用端元分析对其粒度数据进行分解,探讨了南流江河口水下三角洲的物源和现代沉积动力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9类,其中含砾沉积物5类,不含砾沉积物4类,沉积物类型与河口环境动力特征相吻合。端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有5个不同类型的端元,分别代表着5种类型的沉积物动力环境:端元1反映了风浪和潮流对表层沉积物的动力作用;端元2指示了外海涌浪对表层沉积物的作用过程;端元3代表了南流江冲淡水引起的表层沉积物的输运;端元4代表了大陆架残留沉积物;端元5为干扰端元,可能是由于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利用端元分析探讨复杂环境(如小型山溪性河口)下的沉积动力环境时,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物源与环境动力特征;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参数拟合、粒径趋势分析等研究手段。
河漫滩沉积体系对洪水事件的指示——以修河为例
连丽聪, 凌超豪, 李晓峰, 曹向明, 毛端谦, 万智巍, 贾玉连, 牛文瑜
2019, 37(1): 135-14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4
摘要:
河漫滩是洪水漫溢过自然堤而在河流两岸水流流速降低的地貌环境下所塑造的河流地貌单元,是洪水过程所形成的独特沉积体系,蕴含着大量的河流水文信息,但由于河流侧向摆动、河漫滩沉积速度较快等原因,造成河漫滩沉积环境变化较快,河漫滩沉积体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鄱阳湖修河下游永修三角乡修河右岸的近现代河漫滩沉积序列为例,基于137Cs比活度测试和事件性沉积建立时间标尺,依据粒度组份等指标,结合气象和水文观测数据,探究了器测以来河漫滩沉积体系对洪水事件的记录及记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较大洪水期间水动力不稳定、粒度较粗、分选差(或者好)、粒度跨度宽;该剖面揭示了1953年来16次较大洪水年份的14次,检出率高;平均粒径(μm)和SS(分选系数×粒径跨度)等指标对洪水事件的检出最好。这样揭示出来的洪水,可称为异常洪水,有别于基于滞水沉积所反演的极端洪水事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古洪水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内涵。
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的分布与生态特征
陈亮, 刘江, 唐振平, 刘珊, 黄伟, 韩世礼, 王正庆, 谢焱石
2019, 37(1): 143-1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6
摘要: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所在区域为研究我国全新世气候演化及全球变化的重要窗口,该区域全新世古气候研究薄弱,未见定量研究。对介形类现生种进行详细生态调查是利用其定量重建古气候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以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与生态特征。该湖介形类包括6属10种,比利时舍氏玻璃介(相似种)Schellencandona cf. belgica、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粗糙土星介Ilyocypris salebrosa、喙盲星介(相似种)Typhlocypris cf. rostrata、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及斗星介属(未定种)Cypridopsis sp.,其中C. sp.包含3个种。这些属种于洞庭湖系首次报道,于湖南省亦是首次。S. cf. belgicaT. cf. rostrata于我国报道均不多见,尤其是后者甚少。S. cf. belgicaI. bradyiF. fabaeformis为优势种,分布广且丰度高;I. salebrosa分布样点较多,丰度偏低;C. kraepeliniT. cf. rostrataC. viduaC. sp.均出现频次不高或很低,只是前二者丰度较高,后二者丰度低。各属种生境参数差别不明显,总范围为水温20.33 ℃,pH值为7.34~8.60,溶氧量5.23~9.01 mg/L,电导率197~391 μS/cm,水深1~8.4 m,主要分布于1~4 m。F. fabaeformisC. kraepelini分布水深略大于前人认识,这可能与洞庭湖水体流动性较强有关,推测I. salebrosa为一浅水喜暖种。
台湾东部海域沉积物波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刘杰, 孙美静, 高红芳, 李学杰
2019, 37(1): 155-16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6
摘要:
利用地震剖面对沉积物波的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沉积物来源和成因进行了探讨。识别出的沉积物波域主要位于台东峡谷与陆坡其他峡谷的交汇区,单个波形的波长为0.8~7.2 km,波高为18~75 m左右,呈NE—SW向展布。台东峡谷弯曲段内侧向上坡迁移的沉积物波,其底界发育块体流沉积,内部可细分为下部过渡单元和上部波形单元。弯曲段外侧的沉积物波呈垂向加积的特征,底部无块体流沉积。基于沉积物波的几何形态,估算整个波域的流体厚度在196~356 m之间,流体速度在15~21 cm/s之间。沉积物波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分布规律以及数值计算表明这些沉积物波为浊流成因。台湾东部海域沉积物波域的发育与台湾西南部的沉积物波域一样,是台湾造山运动的沉积响应。距今3.5 Ma以来花东海脊的形成以及广燠火山岛—绿岛—兰屿火山岛间闸口的抬升和封闭使得沉积物经由卑南溪及海下水道向南输送到绿岛西侧的台东海槽残留弧前盆地时受阻,转而沿台东峡谷及陆坡冲沟体系向东输送入花东海盆。浊流沉积物沿着峡谷/沟谷体系向下坡方向输送的过程中,在峡谷/冲沟的嘴部等地形限制性降低的位置卸载,或在台东峡谷的高弯曲段漫溢出来,从而形成沉积物波域。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尹泽, 刘自亮, 彭楠, 沈芳, 谭梦琪, 王玉冲, 梁雨晨, 王红伟
2019, 37(1): 163-17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56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汝箕沟剖面、南部阎家庄剖面和中部环78、环52、演40井岩芯的详细观察,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及岩性和岩相组合、沉积相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长组发育12种岩相类型,7种岩相组合。延长组时期为扇三角洲—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冲积扇沉积体系,其中也充分发育筛状沉积、水上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沉积微相和亚相类型。北部汝箕沟地区在延长组沉积早期主要为扇三角洲相,进入中期由湖泊相过渡为扇三角洲相,晚期则发育深湖相;中部环县—演武地区在延长组早期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中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晚期过渡为三角洲相并受到抬升剥蚀作用;南部阎家庄在延长组则发育冲积扇相,随后便受到抬升剥蚀作用。
金湖凹陷阜宁组二段混合沉积研究
霍少川, 董桂玉, 王兵杰, 张振国, 刘金华, 刘建宁, 曹玉鹏, 冷春鹏
2019, 37(1): 177-18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9
摘要:
金湖凹陷是苏北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凹陷,阜宁组二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湖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结合研究区内岩芯、录井、测井等资料对金湖凹陷阜二段的混合沉积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金湖凹陷阜二段沉积时期,混合沉积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形成混积岩,宏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层系、陆源碎屑岩—混积岩层系、碳酸盐岩—混积岩层系和混积岩层系;混积类型主要发育渐变式和复合式混合沉积,少量发育突变式混合沉积。通过对比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建立了阜二段混合沉积相模式。对研究区的混合沉积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其主控因素为阜二段沉积时期的海侵作用,同时构造作用、气候条件、湖平面变化、物源等也对研究区混合沉积有重要的影响。
汉南—川东北灯影组古地理演化:晚震旦世扬子西北缘拉张背景的沉积学证据
杨瑞青, 杨风丽, 周晓峰, 周志
2019, 37(1): 189-19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6
摘要:
古地理面貌的呈现往往是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野外露头系统的观察与分析,在汉南—川东北地区进行了晚震旦世灯影期沉积相分析,识别出古隆起、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台缘斜坡4种类型的古地理单元;确定了汉南—川东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各沉积单元呈南北向和北东向展布,且在平面上呈现“一隆两凹”的古地理面貌特征。在露头及盆地内钻井岩芯识别出的同沉积断层等特征,反映了沉积区处于拉张构造背景;且古地理研究中所确定的沉积坳陷区与隆起区的位置与重磁震等地球物理资料中识别出的裂陷/坳陷和古隆起位置相吻合,证实了四川盆地内绵竹—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裂陷槽和万源—达州裂陷槽的存在,表明灯影期汉南—川东北地区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反映古地理背景发生了由稳定沉积到活动拉张的变化,并且经历了稳定沉积、拉张前奏和主体拉张三个阶段,进一步印证了沉积演化与构造背景之间的耦合关系。
渤海海域秦皇岛29-2东构造优质混积储层主控因素
张藜, 王德英, 张新涛, 刘艺萌, 徐伟
2019, 37(1): 200-21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6
摘要:
中深层优质储层的发育通常制约着油气的富集程度。渤海海域秦皇岛29-2东构造钻遇物性极好的陆源碎屑和碳酸盐鲕粒、生物碎屑混积储层,对其控制因素开展研究对类似地区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岩芯观察、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物性、全岩、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系统阐述了秦皇岛29-2东混积岩的岩石学和储集空间等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沙一二段混合沉积储集层包括含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岩、陆源碎屑质碳酸盐混积岩和碳酸盐质—陆源碎屑岩3类,储层类型为高孔、低—特低渗型;孔隙主要为粒间孔、生物体腔孔和次生溶蚀孔隙。并讨论了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形成机制,认为咸化湖盆滨浅湖强湖浪作用下形成的富螺混积滩相、埋藏成岩早期白云石化和成岩中后期溶蚀作用是控制该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
准噶尔盆地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型油藏形成及分布
陈春勇
2019, 37(1): 212-2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5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泉地区在构造上位于北三台凸起西斜坡,是有利油气聚集区。虽然已取得了一些勘探成果,但该区油藏控制因素复杂,纵横向分布规律认识不清,致使探明程度低、勘探难度大。利用钻井、测井、录井、试油、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地震资料,查明了该区石炭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为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火山岩储层物性北部较差,南部较好,有利储层主要是喷发相火山角砾岩、溢流相安山岩、英安岩等。该区油藏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1)垂向上油藏主要分布于风化壳附近;2)岩性的侧向变化控制了油藏的平面分布范围;3)不整合面的发育与油藏的分布关系密切。进一步阐明了研究区油藏的分布规律,油气主要聚集于不整合面附近,且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分布。油层的纵向分布与不整合面的风化淋滤带的深度有关,南北差异较大,储层的非均质性影响油藏的连片分布。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设立孙枢奖(SUN SHU PRIZE)
2019, 37(1): 224-224.
摘要:
在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20th ISC,2018年8月13日—17日,加拿大魁北克)的闭幕式上,经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加拿大、比利时两次执行局会议通过,由前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主席德国波鸿鲁尔大学Adrian Immenhauser教授宣布:为纪念已故中国著名沉积学家孙枢院士对沉积学的杰出贡献,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正式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沉积学家奖项“Sun Shu Prize”。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目前设有Honorary Members、Early-Career Scientist Award、Johannes Walther Award和最高奖Sorby Medal,此次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第一次以中国沉积学家的名字命名国际沉积学家奖,对推动我国沉积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孙枢奖(Sun Shu Prize)针对中青年沉积学家(mid-career scientists)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2名在沉积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青年沉积学家。孙枢奖设立孙枢基金会及专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前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主席Adrian Immenhauser教授、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会成员和1位执行局成员共同组成,由委员会起草孙枢奖明确的要求和申请指南。首届孙枢奖将于2020年进行评选,每四年在国际沉积学大会上向前两届的获奖者颁发此奖项。
孙枢院士生于1933年,长期从事地质学研究,在沉积学和沉积大地构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孙先生曾任《沉积学报》主编、《中国科学》及《科学通报》副主编、《地质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等杂志编委,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太平洋科学协会终身会员、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孙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聘任顾问组成员,也曾担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太平洋科学协会地球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地质计划委员会委员等职。
孙枢院士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沉积学界走向世界舞台,他为中国的沉积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国学者首次参加的国际沉积学会议是第1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11th ISC,1982年8月23日—27日,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由时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任委员)的叶连俊院士和秘书长孙枢院士带队,共18名中国沉积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我国沉积学家第一次当选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会中的理事委员。1990年,经过孙枢院士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组织筹划,我国就曾向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提出过由中国举办1994年第14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但是最终以几票之差失利,而由巴西取得主办权。此后,孙枢先生一直希望中国终有一日能获得每四年一届的国际沉积学大会的主办权。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取得了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的主办权。第21届大会将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届时将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承办。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上经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理事会推荐,由大会选举王成善院士成为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副主席。这标志着中国沉积学正在快速发展,中国沉积学家正在走向世界,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