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科研快讯 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方法

发布日期: 2023-01-05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统计,全球13个国家40多个盆地的中生代—新生代及古生代火山岩层系中开发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和大规模储量,如印度尼西亚的Jatibarang油气田在古近系玄武岩和安山岩储层中探明石油1.64亿吨,天然气764亿方;澳大利亚的Scott Reef油气田在侏罗系玄武岩储层中探明石油1795万吨,天然气3877亿方。我国东北松辽盆地深层、内蒙古二连盆地北部与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四川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二叠系、新疆三塘湖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等火山岩中亦发现了多个高产油气藏,如2002年我国首次在松辽盆地深层流纹岩和凝灰岩储层中发现了东部最大的气田—庆深气田,2008年中国石油在准东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克拉美丽大气田,探明天然气1000多亿方。近十多年来,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油田增储上产重要的现实接替领域,并展现了较好的勘探前景。

从基性的玄武岩,中性的安山岩,到酸性的流纹岩,都可成为油气储层,但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成因受控因素众多,其中火山活动期古地理环境是影响火山岩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前人根据火山喷发期古地理环境,将火山岩分为陆相火山岩和海相火山岩,或陆上喷发火山岩和水下喷发火山岩。在此基础上,按火山喷发物堆积、保存介质环境,又可将陆上喷发火山岩分为陆上喷发陆上堆积、保存火山岩和陆上喷发水下(湖水、海水)堆积、保存火山岩;水下喷发火山岩分为水下喷发水下堆积、保存火山岩和水下喷发陆上地表堆积、保存火山岩。

在研究火山岩油气藏时,考虑火山喷发期古地理环境(陆相、海相,或陆上、水下)的同时,更应侧重火山喷发物堆积、保存时的介质环境(陆上地表空气、水下水体)。若火山喷出物堆积保存时处于陆上地表强氧化环境,火山岩一般有较高的Fe2O3含量和较高的氧化比;若处于水下环境[深水还原环境或滨浅海(湖)弱还原—弱氧化复杂环境],火山岩通常有较高的FeO含量和较低的氧化比。这种相对变化关系已被前人的研究所证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用于判断火山活动期古地理环境。然而,火山岩中Fe2O3与FeO含量及其比值不仅受控于喷发堆积保存期介质环境外,还受到岩浆性质(酸度)、构造成因环境、风化淋滤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运用火山岩氧化比(本文称氧化系数)来准确判断火山喷发堆积保存古地理环境介质时需要校正或规避这些影响因素。

以Fe2O3/FeO(记作W1)和Fe2O3/(Fe2O3+FeO)(记作W2)作为火山岩氧化系数,在对干扰因素校正或规避的前提下,可建立并改进传统意义上基于火山岩氧化比的喷发堆积保存期的古地理介质环境判别图。

1  火山岩氧化系数计算表达式及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1.1  火山岩氧化系数常见的几种计算表达式

火山岩氧化系数常见的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众多,常用有:Fe3+/(Fe3++Fe2++Mn)(原子数),Fe2O3/FeO或Fe3+/Fe2+,Fe2O3/(FeO+Fe2O3)或Fe3+/(Fe3++Fe2+),FeO/Fe2O3或Fe2+/Fe3+,FeO/(FeO+Fe2O3)或Fe2+/(Fe3++Fe2+),一般称为氧化度、氧化率、氧化系数,常见代号有OX°、W、F、K、h。本次研究使用Fe的不同价态氧化物质量分数之比来计算火山岩氧化系数,代号沿用OX,计算表达式记作OX1=Fe2O3/FeO,OX2=Fe2O3/(Fe2O3+FeO)。

1.2  国内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黄剑霞(1987)在厦门港湾沉积物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划分研究中,以Fe3+/Fe2+比值0.8、1.0和1.5为界,将0.8以下划为强还原环境区,1.5以上划为强氧化环境区,0.8~1.0和1.0~1.5之间划为弱还原环境区、弱氧化环境区;单玄龙等(2014)据此划分标准,计算分析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氧化比(Fe2O3/FeO)均低于0.8,推测该区火山岩成岩过程中可能受到水下强还原环境的影响。但以上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没有考虑火山岩与沉积岩在形成条件、发育环境、分布规律等方面的截然差异,划分沉积物氧化-还原界值标准并不适合于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岩;(2)没有考虑岩浆性质(酸度)、构造成因环境、风化淋滤作用等因素对火山岩氧化比的影响。

李明连和蓝恒春(2014)指出岩石氧化系数(K)计算表达式有两种:K=Fe3+/(Fe3++Fe2+)和K=Fe2O3/(FeO+Fe2O3),何衍鑫等(2017)据此计算表达式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火山岩的氧化系数进行分析,建立了陆上与水下火山岩喷发堆积环境判别标准;该文虽然考虑了喷发环境、岩浆性质(酸度)、风化作用、埋藏作用等因素对氧化系数(K)的影响,但没有考虑构造成因环境、岩相和次生变化这些因素,且获取的火山岩样品数据只有75个,仅凭这些少量的数据,建立的图版标准存在较大的误差;此外,75个样品既有冷凝固结火山岩又有压实固结火山岩,样品岩性含有沉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等成分非常复杂的火山碎屑岩,这些火山碎屑岩有外来物质的参与,其氧化系数对喷发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不大;加之引用的部分文献资料老旧,个别样品的主量元素数据不全,这些都会导致判识标准存在较大的误差。

伍宏美等(2021)、于家义等(2021)、刘德成等(2022)的研究沿用Rittmann(1973)提出的岩石氧化度代号OX,分别以OX1=Fe2O3/FeO、OX2=Fe2O3/(Fe2O3+FeO)为计算表达式,建立了火山岩喷发堆积古地理环境判识图版标准,虽然考虑了构造成因背景、流体活动、风化淋滤作用、岩相产状、成岩后表生作用等因素对氧化系数(OX)的影响,但图版建立所用样品样品有的为板内稳定成因环境,有的为活动陆缘岛成因弧环境,用非同一构造成因环境样品数据建立图版标准,这显然有很大问题。此外,对获取的样品数据也未做归一化处理,一些样品烧失量过高(高于5%,个别可达10%),这些样品可能遭受了较强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的改造,对火山喷发沉积古地理环境的记录意义不大,这无疑都造成所建图版标准存在较大误差。

2  火山岩氧化系数影响因素与校正规避思路

2.1  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影响因素

火山岩氧化系数不仅受火山喷发古地理环境影响,还受到岩浆性质(酸度)、构造成因环境、风化淋滤作用、埋藏作用与次生变化、熔岩垂向层位、岩相产状的影响(图1)。

喷发堆积介质环境(空气、水体):水下(海水、湖水)含氧量远远低于陆上空气介质,因此,水下堆积、保存的火山岩,通常以FeO>Fe2O3为特征,且水体越深,岩石氧化系数[Fe2O3/FeO、Fe2O3/(Fe2O3+FeO)]值越低。Dya et al.(1987)利用淬火方法对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标准岩石样BCR-1(玄武岩)的重融喷发实验结果印证了这一结论。

图1  火山岩氧化系数六项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式


岩浆性质(酸度):Le Maitre(1976)相关研究得出岩浆酸度与碱度不同,岩石中Fe2O3、FeO的含量及其比值有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随岩石酸度的增大,Fe2O3的含量增高,岩石氧化系数[Fe2O3/FeO或Fe2O3/(Fe2O3+FeO)]也随之增大。

构造成因环境:岩浆活动总是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变动密切相关,活动陆缘火山弧环境和稳定的板内环境形成火山岩岩性组合、化学成分(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相同碱度条件下,一般岛弧造山带比板块内部火山岩自身氧化比(Fe2O3/FeO)要高。

风化淋滤作用:对于陆上堆积、保存火山岩来说,在喷发间歇期及之后,火山岩暴露于表生环境,长期风化淋滤必然使得火山岩原生矿物中大部分铁元素被释放出来,Fe2+(低价态)被氧化为Fe3+(高价态),Fe3+很快水解氧化成氢氧化物Fe(OH)3,脱水后形成Fe2O3,并因其自身的化学惰性残留下来;因此,风化淋滤作用的结果必然造成火山岩中惰性Fe3+离子的富集,Fe2+减少,Fe3+/Fe2+比值增大。风化时间愈长者氧化程度愈高,例如邱家骧(1985)发现黑龙江省科洛地区第三纪白榴玄武岩氧化度Fe2O3/FeO=1.33,第四纪白榴玄武岩氧化度Fe2O3/FeO=0.85,第四纪较第三纪Fe2O3/FeO低。

埋藏作用与次生变化:与油气相关的火山岩基本都遭受了较深的埋藏,在火山岩埋藏阶段,因地下流体活动使原岩发生蚀变作用(成岩作用方式主要包括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流体溶蚀作用主要体现在斑晶或基质遭受液态流体的水解和溶蚀并伴随新矿物、新孔隙的形成或使原有矿物变成无定形,同时产生次生胶结和充填作用,影响火山岩的氧化系数。岩石在埋藏成岩过程中遭受强烈蚀变作用后,一般造成Fe3+富集,而Fe2+减少,Fe3+/Fe2+的比值增大。例如邱家骧(1985)发现宁芜中生代相同成分的新鲜安山岩Fe2O3=4.45~4.99%,明显低于发生高岭土化和硅化的安山岩Fe2O3=8.82~10.85%。

熔岩垂向层位:对于陆上地表环境来说,不同期次喷出熔岩流顶部氧化及风化最强,底部次之,中下部最差;因此熔岩顶部Fe2O3/FeO高,常为红色,称为“红顶”,而中下部Fe2O3/FeO低,常为黑色。据Lund(1930)(转引自邱家骧(1985))研究发现爱达荷州单期喷出的玄武岩从顶部向下Fe2O3含量降低,FeO含量逐渐增大。

岩相产状:据Le Maiter(1976)统计12961个喷出型火山岩样品氧化率(FeO/(FeO+Fe2O3))平均为0.56,9604个侵入型火山岩样品氧化度为0.59,证实喷出相与侵入相火山岩氧化度不同。CyКИЙ(1962)研究发现,同为英安质火山岩的不同相中氧化度(W)不同,一般爆发相最高,溢流相(喷溢相)次之,次火山岩相最低。

2.2  影响因素校正或规避思路与方法

为获得更贴近真实的结果,利用火山岩氧化系数分布特征建立火山喷发堆积、保存古地理环境判别图版时,必须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校正。下文将分别讨论针对这些干扰因素所采取的校正方法或合理规避思路。

岩浆性质(酸度):岩浆性质表现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即为酸度(SiO2含量)的连续变化。将岩石酸度定义为横坐标,以SiO2含量<45%、45%~52%、52%~63%、>63%作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火山岩划分的域值,完成不同岩浆性质火山岩的校正。

构造成因环境:火山岩构造成因环境一般根据区域构造活动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相关图解进行综合判别,基于单一的判别图解和依据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可靠。比如,在只有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的情况下,中基性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常用TiO2-MnO-P2O5图解、MgO-FeO-Al2O3图解和里特曼-戈蒂里图解(logσ-logτ)[σ=(K2O+Na2O)2/(SiO2-43),τ=(Al2O3-Na2O)/TiO2)]等来判定。中酸性火山岩构造环境的判别可用化学性质相近的花岗岩R1–R2图解来判定(阳离子数:R1=[4Si-11(Na+K)-2(Fe+Ti)],R2=Al+2Mg+6Ca),但这些单一构造环境判别图揭示的构造成因环境很不可靠。为提高判识图版精度,须用有明确构造环境的样品,如对同为活动陆缘火山弧环境火山岩样品或同为稳定的板内环境火山岩样品进行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研究,建立判识图版标准。

风化淋滤作用:高强度、长时间遭受表生风化淋滤作用改造的火山岩,其氧化系数不再是记录火山活动期古地理环境演化的良好信息载体。该因素可通过地球化学参数分析法,如适合用于岩浆岩风化程度评判的化学风化指标:Parker风化指数(WIP)、化学蚀变指数(CIA)、科尔曼风化指数(WIC)、花岗岩风化指数(WIG)、A-FM风化指数、BWI风化指数、烧失量(LOI)等进行数据筛选规避。例如,王盛鹏等(2012)在研究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风化淋滤强度大小时应用了化学蚀变指数CIA(CIA=(Al2O3/(Al2O3+Na2O+K2O+CaO))×100%)表征火山风化淋滤程度CIA指数大于0.5,表示火山岩遭受过明显的表生风化淋滤作用,大于0.6时,表示火山岩受风化淋滤作用十分强烈。

埋藏作用与次生变化:受埋藏成岩作用及溶蚀蚀变、充填胶结等影响较严重的样品,所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对火山喷发期古地理环境的指示意义不大。在薄片鉴定资料充分的情况下,剔除成岩蚀变、充填矿化较强的样品,选取蚀变较弱的样品做化学分析。此外,可根据烧失量值(LOI)来分析,一般认为高烧失量是由于熔岩受到强烈的蚀变作用所导致,在数据获取和筛选时,剔除烧失量值(LOI)高于5的样品,选用烧失量值(LOI)低于3的样品为宜。

熔岩垂向层位:陆上较厚的熔岩层顶部一般气孔发育,且遭受剥蚀、风化淋蚀常形成火山岩风化壳或河流和雨水的冲刷形成坑洼或侵蚀槽,其氧化系数对喷发堆积古地理环境的指示意义不大;而熔岩层中下部受风化淋滤作用影响弱,其地球化学信息可反映沉积古地理环境。故样品选取时剔除肉红色、紫色、棕色、褐色等具明显氧化色的样品以及气孔明显发育的样品,风化壳不予取样。

岩相产状:考虑到火山碎屑岩有外来物质的参与,而且成分非常复杂,研究选取喷出相熔岩(中基性和中酸性熔岩)样品,计算岩石氧化系数(W)。

3  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的喷发环境判别图版的建立

3.1  样品数据获取原则

为提高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OX)的火山喷发期古地理环境判别图的精确性和科学性,通过文献调研从多地区多盆地获取火山岩样品数据用于判别图的建立。结合前述提出的氧化系数(W)的影响因素及其校正或规避思路与想法,样品获取和筛选时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①基于不同文献获取的火山岩样品构造成因环境要相同,岩相要一致。②火山岩样品未遭受长期风化淋滤作用,中基性熔岩无明显气孔杏仁构造;剔除遭受中强风化淋滤和具气孔或杏仁构造的样品,须选取相对新鲜的火山岩样品数据,新鲜样品检验标准是岩石中H2O+<2%,CO2<0.5%,高镁熔岩除外。③火山岩样品至少有SiO2、Al2O3、Fe2O3、FeO、CaO、K2O、Na2O、MgO、TiO2、MnO、P2O5十一项常量元素测试数据以及烧失量(LOI)数据。④有能明确证实火山岩样品的喷发堆积环境的地质依据。陆上环境有效判别地质依据如见红顶绿底特征,风化壳,无淬碎现象,相邻沉积环境为陆相凝灰质砂岩沉积,见紫红色凝灰岩,沿裂缝或岩石颗粒周围红色的氧化边,原生气孔顶底明显的分带现象等。水下环境有效判别地质依据如湖泊相沉积环境,层状凝灰岩、生物礁灰岩、火山碎屑质风暴岩,似层状产出,附近安山岩见枕状构造,丰富的腕足类、珊删、苔藓虫及海百合茎等化石,下伏湖相泥质粉砂岩沉积、富含大量黄铁矿、珍珠岩和熔积岩、可见淬碎结构及冷凝边,淬碎结构、碳酸盐等胶结物,滨岸至陆棚的环境,与湖相砂泥岩互层,湖水渗透进岩浆内诱发的蒸汽岩浆爆发,海底枕状熔岩、玻质角砾岩,冰川火山等。

3.2  判别图版的建立

基于上述原则,在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敦煌北山南部二叠纪、黑龙江三矿沟-庄乎河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西藏措勤赤马地区古近纪、西祁连清水沟地区、山西浑源中庄铺中生代、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红格尔地区、廊固凹陷和霸县凹陷、西天山塔尔得套地区乌郎组、新疆巴里坤县老爷庙地区、国外不同地区发表文献统计获取124件样品数据,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英安岩、珍珠岩;已知水下沉积成因火山岩样品68件,陆上沉积成因火山岩样品56件。基于以上不同地区的样品Fe2O3、FeO、SiO2含量数据,建立及改进传统意义上基于氧化系数分布特征的火山喷发环境判识图,具体分为以下3个步骤:

(1)数据归一化处理:考虑国际地科联(IUGS)火山岩化学成分分类方案TAS图解的适用条件,投图前对获取的样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剔除烧失量LOI、CO2、H2O+等,将样品主量元素测试数据重新计算到100%。

(2)坐标建立:以岩石酸度即SiO2重量百分比(%)为横坐标,岩石氧化系数(OX1=Fe2O3/FeO、OX2=Fe2O3/Fe2O3+FeO)为纵坐标,建立岩石酸度—氧化系数二维坐标系统(图2)。

(3)氧化—还原界线的厘定:将124件样品数据在岩石酸度-氧化系数坐标系统中投点,以68件已知水下成因火山岩样品氧化系数值最大值和56件已知陆上成因火山岩样品氧化系数最小值为控制点,厘定水下强还原环境和陆上强氧化环境界限,基于这两条分界线的趋势形态,参照伍宏美等(2021)基于岩石氧化系数的氧化—还原环境分区结果,进一步确定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界限(图2)。

(3)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分区:根据124件样品确定的强氧化、弱氧化、弱还原和强还原界线的趋势形态,纵向上表征出强氧化环境区、弱氧化环境区、弱还原环境区、强还原环境区;横向上依据124件样品SiO2含量的分布范围,以SiO2含量<45%、45~52%、52%~63%、>63%为域值,表征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4类不同岩浆性质火山岩,完成图版纵向上沉积环境的分区和横向上岩石酸度的校正(图2a、2b)。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区间及分界线附近的样品,有可能是滨浅海(湖)氧化水体环境,也可能是频繁水陆过渡的复杂环境,在具体研究区,最好结合样品其他信息,综合判断其喷发环境。

图2  基于火山岩氧化系数OX1(a)和OX2(b)的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判别及检验评估图版


3.3  图版反映的火山岩地球化学现象

在影响因素校正或合理规避等有条件格式限定的情况下,图版反映如下现象或规律:(1)随着岩浆酸度的变化,无论是陆上火山岩还是水下环境火山岩,中基性至酸性不同岩浆性质火山岩氧化系数(OX)存在差异,但范围都介于0到1区间。(2)岩浆酸度越高,岩石氧化系数(OX)越高,即陆上火山岩和水下火山岩氧化系数均与岩浆酸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图2)。这就表明,在岩石氧化系数指示古环境介质意义方面,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不同,传统意义上基于岩石氧化比Fe2O3/FeO=0.8或Fe2O3/(Fe2O3+FeO)=0.5来区分火山岩喷发环境显然不确切。

3.4  图版判识结果准确性检验与评估

调研获取四川雷波峨眉山已知海相玄武岩样品11组,辽河油田坨32井区已知陆上喷发沉积环境的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样品9组,对建立及改进的基于氧化系数的喷发沉积环境判识图版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四川雷波峨眉山11件海相玄武岩样品90.91%落在强还原环境区(水下环境)(图2a、2b),与刘建清等(2020)研究的结果一致;辽河油田坨32井区9件样品88.89%落在强氧化和弱氧化环境区域(陆上地表环境及水、陆过渡复杂环境)(图2a、2b),与赵海玲等(2006)研究的结果相符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图版建立参阅不同盆地文献资料获取了仅124块样品数据,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这一些数据远远不够;后续计划运用一些数据库,基于文献计量法,获取更多的样品数据,进一步优化图版标准。

 

本文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系北京中科联华石油科学研究院地质工程师。本文全部作者:伍宏美,陈亚军,孟朋飞,马强,宋小勇,何兴华,于家义,何伯斌。本文属作者综述创新认识,相关问题交流可通过邮箱wuhongmay@outlook.com与本人联系。欲知更多详情,请进一步阅读下列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MATTHEWS D H.Ahered basalts from Swallow Bank,an abyssal hill in the NE Atlantic,and from a nearby seamount[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A:Mathematical,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1971,268(1192):551-571.

[2]  Rittmann A. Stable mineral assemblages of igneous rocks: A method of calculation[M]. 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1973.

[3]  Le Maitre R W. The chemical variability of some common igneous rocks[J].Journal of Petrology, 1976, 17(4): 589-598.

[4]  Dyar M D, Naney M T, Swanson S E. Effects of quench methods on Fe3+/Fe2+ratios: A Mössbauer and wet-chemical study[J]. American Mineralogist, 1987, 72: 792-800.

[5]  王盛鹏,林潼,孙平,等. 两种不同沉积环境下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12,34(2):145-152.

[6]  单玄龙,李吉焱,陈树民,等. 陆相水下火山喷发作用及其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为例[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14,44(12):2637-2644.

[7]  邱家骧. 火山岩中Fe2O3、FeO的调整与方法[J]. 地质科技情报,1985,4(2):32-39.[此文献无原作者标题英文翻译.]

[8]  李明连,蓝恒春. 岩浆冷凝成岩阶段的氧逸度与华南热液型铀矿的成矿类型[J]. 铀矿地质,2014,30(3):168-171,186.

[9]  邱家骧. 应用岩浆岩岩石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4.

[10] 黄剑霞. 厦门港湾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划分[J]. 台湾海峡,1987,6(1):27-32.

[11] 何衍鑫,鲜本忠,牛花朋,等. 基于氧化系数的火山喷发环境判别: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2017,23(4):737-749.

[12] 刘成禹,何满潮. 对岩石风化程度敏感的化学风化指数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11,39(3):349-354.

[13] 刘建清,何利,胡宇瀚,等. 四川雷波峨眉山玄武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学报,2020,41(3):325-336.

[14] 赵海玲,李小光,陈振岩,等. 辽河油田坨32井区中生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4):549-556.

[15] 伍宏美,陈亚军,孟朋飞,马强,宋小勇,何兴华,于家义,何伯斌.火山岩陆上与水下喷发环境的氧化系数判别方法[J].沉积学报, 2022, 40(3): 599-615.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49.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3-01-05 阅读次数: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