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2年  第10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扬子地台晚古生代沉积建造
陈志明
1992, 10(2): 1-8.
摘要:
根据岩类组合特点、地质构造背景和构造活动性,扬子地台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可分两大类型:台地型建造和台槽型建造.这两类建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展布规律和发育程度,都是与地质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古气候、岩浆活动和地壳活动等密切相关.
渭北奥陶系的放射虫燧石岩
梅志超, 卢焕勇, 李文厚
1992, 10(2): 9-18.
摘要:
渭北奥陶系的放射虫燧石岩是在稳定的华北地台上形成的远洋沉积.它们产在赵老峪组深水碳酸盐地层的下部,并以层位稳定、纹层发育、富含放射虫骨骼、成岩交代组构清楚,以及在剖面上与薄层的硅质页岩呈韵律互层等为等征,表明是深水的放射虫软泥在成岩作用早期由生物蛋白石经溶解-再沉淀反应快速转变而成.这种产在地台上的远洋沉积虽不多见,却是海平面大规模上升及其伴生的重大地质事件的反映.渭北放射虫燧石岩的时代相当于中奥陶世卡拉道克期.当时正值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秦岭古海盆也在发生强烈扩张与俯冲,因此,华北地台南缘下沉,使渭北地区变成了弧后深水盆地的北部边缘.当时研究区的古地理位置也恰好处于低纬度的赤道附近.这些都为放射虫燧石岩的堆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当时钙质浮游生物尚未大量兴起,所以其沉积作用不受CCD的控制,水深较之现代的类似物可能要浅得多.
核形石雏形——弥散粒——以天津蓟县雾迷山组为例
赵震
1992, 10(2): 19-27.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天津蓟县中元古宇雾迷山组核形石的演化系列,依据雾迷山组的相序,辨释了它纵向序列的旋(韵)律沉积特征,进而筛析了此中核形石的成生.发育全过程,遂得以认出核形石的雏形——弥散粒.从核形石发育的各个时期看,其生成环境,特别是水动力势态.有着不同强度的能量.
滇东晚二叠世煤田中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TONSTEIN)的锆石特征
周义平, 汤大忠, 任友谅
1992, 10(2): 28-38.
摘要:
本文就滇东晚二叠世含煤沉积中同沉积火山灰蚀变粘土岩夹矸和正常沉积粘土岩的锆石进行了统计学和形态学研究.该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粘土岩中锆石含量及形态面貌有显著区别.tonsteins中锆石形态参数统计规律因层位而异;同层位tonstein的锆石含量和形态参数在平面上呈有规律地变化.系统研究含煤建造剖面上各类岩石(包括tonsteins)中的锆石特征,能够用以确定物质来源、性质、成因以及以此为基本建立正常地层层序并精确对比层位,因而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湘西吉首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初步探讨
梁百和, 朱素琳
1992, 10(2): 39-44.
摘要:
本文通过岩石组分、组构、沉积构造及岩石共生组合分析,认为湘西吉首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主要形成在浅水碳酸盐台地.各类灰岩中的内碎屑、藻团粒、生物碎屑及低能鲕粒等颗粒类型广泛发育,白云岩中的残余组分及上述两类岩石普遍含有数量不等的陆源物并具各种流动浅水特征的沉积构造标志等事实支持了这一认识.与上述岩石共生间隔发育的砾屑灰岩(云岩)多属风暴沉积类型,在台地边缘斜坡上部—浅海陆棚环境中形成.
米粒状白云石及其出溶成因
邬金华, Philip Fralick
1992, 10(2): 45-53.
摘要:
米粒状白云石产于奥陶系近岸碳酸盐岩序列的云斑(生屑)泥晶灰岩、砾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中,在虫孔和砾屑粒间最为富集,外形为伸长菱面体,薄片中呈米粒状.晶体无环带或雾心,但内部含大量呈规则分布的细小方解石“包体”,结晶C轴垂直于晶体延长方向.与背景方解石泥晶相比,Fe、Mn、Na和Ba含量较高,Sr含量较低.C轴的固定取向排除了石膏假晶的可能,也不是普通白云石化或交代钡白云石的结果,推测是沉淀镁方解石重结晶后在压力增加的条件下经出溶作用形成.
昆明盆地两孔岩芯的沉积特征及环境磁学分析
刘泽纯, 黄巧华
1992, 10(2): 54-61.
摘要:
本文根据比较密的采样和磁化率测量,结合沉积特征、生物化石和沉积速率,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磁化率数值及沉积相变所表现出的磁化率曲线的形态特征.
用最大熵谱分析进行等时沉积序列的相关性对比
王多云, 陈应泰, 刘文彬, 黄钢, 郑承光
1992, 10(2): 62-68.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镇川堡含气区的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为例,提出对等时沉积序列进行最大熵谱分析的方法,以便寻找各地层序列间的历史成因联系和彼此间的亲疏程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诸如古水流方向、河道形态及湖泊岸线位置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镇川堡含气区下石盒子组沉积物源来自东北付谷、宝德一带,古水流方向北东30—60°,发育两个河流系统,稳定主河道4条.下石盒子组地层序列最大熵谱分析的最佳滤波阶数m=62,谱跨度K的最佳参数为200.
四川盆地震旦系白云岩成因研究
雷怀彦, 朱莲芳
1992, 10(2): 69-78.
摘要:
自然界有无原生沉淀白云岩成为白云石成因研究中长期争论的话题.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对白云石成因机制尚没有完善的科学答案.有趣的是前寒武纪全球广泛发育白云岩,而寒武纪以来形成的白云石很少.目前很少有文章涉及这未解之谜.本文选择了四川盆地震旦系藻白云岩和非藻白云岩,将宏观全球构造、板块运动观点与微观先进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白云石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水介质条件、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藻白云岩,微、泥晶白云岩为原生(或准同生)形成,纯细晶白云岩为早期成岩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含硅细晶白云岩为埋藏环境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认识,并首次应用晶胞参数和结晶有序度判别原生和次生白云石.
陕南志留系五峡河组地层的沉积环境与笔石生活和保存的关系
雒昆利, 邓宝
1992, 10(2): 79-87.
摘要:
笔者测制五峡河组剖面时,在约1m2的面积内,逐层系统地采集笔石和岩性标本;统计了典型层层面上笔石的丰度,绘制了一些属种的死亡曲线;系统鉴定了围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分析了岩石中的二价铁(Fe++),三价铁(Fe+++),硫(S),碳(C)的含量和pH值.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五峡河组的沉积环境、笔石的生存及保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黄河三角洲的生物逃逸沉积构造
李广雪, 薛春汀
1992, 10(2): 88-93.
摘要:
近河口处的潮间分流河道充填沉积速率较高,但仍有海产双壳类Cyclina Sinensis(Gmelin)等生活在那里,伴随堆积而向上逃逸,其逃跑遗迹长可达40cm之多.根据沉积速率,可将软体动物扰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潮坪型、分流河口型和独流河口型.黄河分流河道的边滩上长有phragmites CommunisTrinPolygonum hydropipe L.,在丰水期,堆积相对缓慢时,植物在接近地表处长出新的根系而取代堆积较快时被埋藏的根系,由此维持着生命的延续,其逃逸迹可达0.9—1.2m长.
渤海古沙漠沉积特征分析
刘振夏, 夏东兴
1992, 10(2): 94-99.
摘要:
根据世界沙漠的分布特点和沙漠的发育条件,作者认为晚更新世末期渤海气候干冷,雨量稀少,西北风强盛,松散沉积物丰富,具备发育沙漠的条件.文章从以下方面证明渤海古沙漠的存在:(1)渤海约有四分之一区域为残留砂沉积;(2)在全新世盖层下的更新世砂质沉积具有高倾角的前积纹层;(3)渤海东南缘陆地和岛屿有古渤海沙漠衍生黄土分布.综合分析认为末次冰期时,渤海中部和辽东湾古沙漠发育程度好,渤海湾次之,莱州湾未发育沙漠.
东海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
王国纯, 朱伟林
1992, 10(2): 100-108.
摘要:
东海盆地是新生界为主的沉积盆地,根据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可划分为四套沉积层序:白垩统—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和上新统—第四系.沉积环境经历了浅海、海陆交替相→海湾相→河湖交潜相→平原河流相→浅海(开阔海)相的发育历程.
酒西盆地水动力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
张建林, 陶一川, 王昌桂
1992, 10(2): 109-118.
摘要:
酒西盆地可分为二大水文地质旋回,即白垩纪水文地质旋回和新生代水文地质旋回.每个旋回分为二个阶段,即沉积压实水流阶段和重力渗入水流阶段.水动力场、水化学场表明盆地南部油气富集带处于新生代水文地质旋回沉积压实水流的停滞泄水区,而北部单斜带处于重力渗入水流阶段.为了定量分析沉积压实水动力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方法,即求解地上水均衡方程,可得出不同时期沉积水动力场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白垩系原生油藏位于水动力场特定部位:高水头区中的低水头区、水头陡急变化带即停滞泄水区.
天然气运移地质色层效应机理和指标探讨
吴志勇, 罗斌杰
1992, 10(2): 119-125.
摘要:
笔者采集了四川盆地威远和中坝气田沿水平方向剖面分布的气井中天然气、凝析油样品,进行了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大部分组分参数向构造圈闭顶部递增,少数呈现递减趋势。认为这种组分分布是天然气(凝析油)渗流运移过程中地质色层效应的结果。笔者着重从分子极性、分子量和分子直径(体积)的角度探讨了参数递增或递减的机理。经过对化和筛选,认为凝析油ABI1,参数和天然气△R3参数是较理想的渗流运移专属性指标.
美国南佛罗里达盆地Sunniland原油和油源岩中芳烃的地球化学
应光国, 范璞
1992, 10(2): 126-134.
摘要:
本文用GC—MS技术分析了美国南佛罗里达盆地Sunnliand原油和油源岩抽提物中的芳烃,以便探讨碳酸盐岩环境中芳烃的分布特征,并用来重建古环境.Sunnliand原油和油源岩中含较半富的萘、菲、二苯并噻吩和三芳甾烷等化合物,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呈V型分布.芴、氧芴和硫芴三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以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如:Pr/Ph<1、正烷烃在C22—C30范围内呈偶碳优势、无或很少有二环倍半萜、含丰富的含硫芳烃等,指示Sunnliand原油和油源岩形成于海相强还原高盐环境.Sunnliand原油和油源岩中检出的一些化合物如:D环芳构化8,14-断藿烷、长链烷基苯、长链烷基苯并噻吩以及很高的延伸藿烷(C31—C35)和C24、C26四环萜烷表明Sunniland有机质有细菌输入.成熟度参数指示Sunniland原油和油源岩属未成熟至低成熟.
辽河盆地烃类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组成
王万春, 徐永昌
1992, 10(2): 135-142.
摘要:
辽河盆地是一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成因复杂.本文通过对该盆地80个天然气样中烃类气体组分组成及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该盆地烃类气体的成因,为盆地天然气勘探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