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第19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西秦岭造山带中三叠统复理石相研究
晋慧娟, 李育慈
2001, 19(3): 321-326.
摘要:
文中主要论点是:1)区内中三叠统属巨厚复理石相,它清楚地显示出以浊流为主的深水块体流沉积的各种标志性特征;2 )巨厚沉积序列的粒度和层厚自下而上呈规律性变粗变厚,构成完整的进积型沉积序列;3)除块体流沉积外,还发现深水牵引流沉积与浊积岩相伴而生,如等深积岩和内波、内潮汐沉积,由其形成的沉积构造丰富多样,如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交错层理极为常见,它们在层面上相应形成不同特征的水流波痕;4)从有否粗粒水道沉积、垂直序列有否规律性变化、古水流特征和丰富的相类型 4个方面分析认为,属于不成熟被动边缘的海底扇。
中国南方中三叠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分异
刘志丽, 童金南
2001, 19(3): 327-332,356.
摘要:
中三叠世是中国南方沉积盆地从海相沉积向陆相沉积转变的重要时期, 因此阐明该期的地层结构和沉积古地理分异对于揭示该区域构造和地质发展历史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将中国南方划分为四个沉积区 :东南沉积区、下扬子沉积区、上扬子沉积区及右江沉积区。同时对各沉积区序列、岩相生物群的分布和分异进行了总结。从而认为当时东南沉积区与下扬子沉积区是一个直接关联的沉积古地理整体, 而上扬子沉积区与右江沉积区为另个沉积古地理整体。前者在中三叠世时是一个南东高, 北西低的向北西方向倾斜的陆缘海沉积盆地, 从安尼期至拉丁期, 沉积相带不断向北西方向迁移, 并在安尼期与拉丁期之交完成从海向陆的转变。
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吴少波
2001, 19(3): 333-339.
摘要:
有关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二叠统乌拉泊组的沉积环境, 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作者根据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标志、碎屑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泥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 对博格达山前凹陷上二叠统乌拉泊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 认为乌拉泊组为一套海退背景下的沉积产物, 底部属海相沉积, 中、上部为陆相沉积。通过对野外剖面的岩性组合、沉积物的结构、原生沉积构造及沉积韵律等特征的研究, 在乌拉泊组中, 从底到顶识别出四种沉积相类型, 分别为潮坪相、滨岸水下扇相、辫状河流相和冲积扇相, 本区沉积相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博格达陆间裂谷带的形成和发展.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
林启祥, 王永标, 徐桂荣, 肖诗宇
2001, 19(3): 340-344.
摘要: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古海洋自北而南可分为东昆仑半局限海、托索湖—花石峡礁岛链和阿尼玛卿洋三部分。托索湖—花石峡礁带的主体由块状的礁相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所组成 ;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以短轴型的礁岛或碳酸盐建隆及相对较深的岛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 ;阿尼玛卿洋中则主要以深海软泥及放射虫硅质岩沉积为主, 同时也点缀一些碳酸盐建隆高地。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礁岛及碳酸盐建隆在分布上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但该区生物礁较发育。阿尼玛卿洋中碳酸盐建隆的规模小、分布零星、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但这些碳酸盐建隆在面上多呈断续的串珠状分布, 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东昆仑南坡半局限海中的岛间盆地相主体以中薄层灰岩夹黑.
西藏南部江孜盆地的演化特征
彭勇民, 李金高, 刘家铎, 姚鹏
2001, 19(3): 345-350.
摘要:
位于西藏南部江孜盆地的沙拉岗矿区发育一套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碎屑流、滑动与浊流形成的碎屑岩夹硅质岩与灰岩的沉积。在野外识别出 8个三级层序,包括 2个Ⅰ类层序和 6个Ⅱ类层序;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将处于斜坡背景的沉积演化大致划分为 4个阶段:(1)相对陡的陆源斜坡阶段;(2 )相对平缓的陆源斜坡阶段;(3)硅质海底扇发育阶段;(4 )陆源海底扇发育阶段。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演化特点。
甘肃武都古崩滑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南凌, 崔之久
2001, 19(3): 351-356.
摘要:
在甘肃武都县城北第四纪地层剖面中,马兰黄土之下发育有一套以大量碎屑和部分粘土组成的混杂堆积体。其形成时的原始地貌已不复存在,成因也不明。本文在研究其沉积特征和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基础上,判定其属于崩滑堆积体,是基岩块体 (夹部分粘土 )高速崩塌滑动、碰撞分解堆积而成。堆积层具有上下不同的发生“层序”。作者将典型的崩滑堆积体的沉积“层序”划分为五层:A后期覆盖层或侵蚀面;B崩解—碰撞带层;C崩解—滑移带层;D滑移带层;E下伏地层。各发生层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反映出高速运动块体经过内部碰撞分解后,上下层中存在动力过程和沉积过程的分异。作者研究了武都古崩滑体五个剖面中的粘土含量、粒径、砾石组构、沉积结构和构造的特点,并通过堆积物的沉积特征所反映的运动和动力学特性,结合周围地质、地貌环境,判定该混杂堆积体是在Q13 时期,武都城北部高耸的以变质石灰组成的基岩陡壁在暴雨的“触发”下,发生解体,形成固体碎屑流块体,由北向南高速运动堆积而成。后期由于粘土和水的加入,使崩滑体运动向泥石流体转化。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
钟建华, 倪晋仁, 宋维奇, 王冠民, 马在平, 李勇, 刘华
2001, 19(3): 357-362.
摘要:
黄河三角洲上发育了大量的冰成构造,非常引人注目,冰成隆丘便是其中的一种。冰成隆丘外观上呈丘状,以圆丘状者多见,少数呈长丘状、不规则台状、塔柱状、土堆状及火山状;规模不等,小者高数厘米,大者数十厘米,最大长度可达 1m以上;表面平滑或具有裂缝或有火山口状坑穴,或有大量豆状瘤状或根状构造。有的内部具有穹隆状层理,有的具有复杂的变形层理。冰成隆丘一般产在边、心滩上或河床上,共成因有三种:一是冰融水滴积;二是冰融陷拱隆;三是冰洞滴积。黄河特殊的水文、水动力及气侯条件使得冰层中有时含有 (大量 )泥砂或冰层之上被泥砂覆盖,当这些冰层融化时,其中或其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滴向地表,在地表的相应部位形成冰成隆丘;当冰层中有孔洞时,且其上又沉积了一层泥砂,那么当冰层溶化后,在孔洞的部位便会因拱隆而开成隆丘;如果边、心滩上的侵蚀坑穴中的冰层中心或其它部位有融化形成的孔洞或裂缝,那么冰层之中或之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沿孔洞或裂缝滴落到坑穴中,形成冰洞漏积隆丘冰成隆丘是一种暴露和低温 (± 0℃ )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因与黄河复杂的冰—水—泥砂作用有关。
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
许淑梅, 翟世奎, 李三忠, 周立宏
2001, 19(3): 363-367.
摘要: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通过对该区进行层序地层学的分析和研究,把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一个二级层序,六个三级层序,并对每个层序的主控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的不同特点。同时对每个层序内部的沉积特点和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层序发育对岩石储集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陆相盆地的单断特点控制了该区层序发育的总体特征;而断陷湖盆内部三级断层对层序内砂体的位置则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
国景星, 戴启德, 徐炜
2001, 19(3): 368-374.
摘要: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长堤地区下第三系发育有水下扇、滨浅湖滩坝、扇三角洲、浊积和辫状河等 5类沉积体系。并阐述了各类沉积体系在本区的亚相、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系统分析了早第三纪不同阶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时期物源区及古水流流向,总结了垂向上沉积体系的演化等。
抚顺盆地沉积动力学特征及其聚煤意义
张瑞生, 王华, 吴冲龙
2001, 19(3): 375-380.
摘要:
通过对抚顺聚煤盆地的沉积动力学研究及对古城子组主要煤层的煤体形态、沉积构造及夹矸特征、大型树桩化石等的详细观察,对主煤超厚煤层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主煤超厚煤层主要沉积于较深水的沉积环境,内碎屑沉积作用活跃,可作为深水成煤模式的典型代表。
巨野煤田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聚煤特点
韩美莲, 魏久传
2001, 19(3): 381-385,432.
摘要:
通过对钻孔岩心和测井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分析,研究了巨野煤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及旋回特点,划分了层序及内部单元,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编制以准层序为基本单位的富煤单元图和砂分散体系图,对研究区三角洲沉积体系煤聚积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巨野煤田的山西组中可识别出 2~ 3套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序列。总体上,巨野煤田处于大型三角洲体系的三角洲平原部分,有利于煤聚积,但后期的河流冲刷、改道成为煤赋存的不利因素。
胜利油区孤岛油田馆上段沉积模式研究
李双应, 李忠, 王忠诚, 刘建民, 吴朝东, 李翔
2001, 19(3): 386-393.
摘要:
根据结构单元、岩石粒度分析、河流形态参数等特征,对比Miall的 16种河流分类方案,胜利油区孤岛油田馆上段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其中洪泛平原细粒 (FF)、决口扇 (CS)和侧向加积砂坝 (LA)结构单元发育,其次是天然堤(LV)和决口水道 (CR)结构单元。河流曲率P大于 2.2,河道宽度 10 0~ 30 0m,河流曲率波长 10 0 0~ 1770m。河流可能临近河口湾,海平面的波动影响着砂体的发育。
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
刘波, 赵翰卿, 王良书, 林春明, 刘绍文
2001, 19(3): 394-398.
摘要:
河流相储层的废弃河道微相,在侧向上对流体起隔挡作用。在油田深度开发阶段,是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精细描述的关键、平面剩余油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合现代沉积、露头调查,描述其几何形态和规模,建立其概念模式。利用密井网测井曲线,阐述其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识别方法,建立了大庆油田泛滥平原废弃河道微相的静态模式。以该方法为基础,在进行储层综合预测和剩余油分析、发现高效井中成效显著。
新疆吐—哈盆地三叠系和侏罗系含油砂体的形成条件
柳益群, 袁明生, 李华明, 魏建晶
2001, 19(3): 399-404.
摘要:
吐—哈盆地是位于天山造山带内的具复杂演化历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烃陆相含油气盆地。盆地南带的前侏罗系 (三叠系 )油气藏其含油砂体的形成明显受沉积相、高地温和印支运动的影响,分布于盆地南部的扇三角洲砂体裙在印支运动中由于地层抬升而处于与盆地北部生烃中心接触良好的位置,并且具备了产生次生孔隙的动力学基础,从而及时接受了由于岩浆体热和印支构造热事件提供的热所形成的早成熟油,形成了该盆地第一套优质储油砂体。盆地北带的侏罗系油气藏其含油砂体以南物源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次为北物源扇三角洲相,具有砂体层数多、上下叠置性强、原始物性好、与多层煤系烃源岩互层、烃类向南运移距离短的特点,形成以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为基础的第二、三、四套优质储油砂体。
济阳坳陷阳信—花沟—平南地区CO2气藏的储层和盖层
程有义
2001, 19(3): 405-409.
摘要: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部阳信—花沟—平南地区是主要的二氧化碳 (CO2 )气藏产出区。该地区CO2 气藏的储层主要有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下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和三角洲相砂岩、以及上第三系河流相砂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分布于其北部潜山带,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和溶蚀孔隙为主。下第三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于平方王地区的沙四和沙一段。下第三系三角洲相砂岩储层主要发育于高青—平南、林樊家和阳信等地的沙河街组。上第三系河流相砂岩储层分布十分广泛,但总体来讲,其北部地层砂泥比 (5 0 %~ 70 % )较高,砂岩单层厚度 (2 0~ 40m)大,孔隙度大,渗透率高;而南部地层砂泥比小,砂岩单层厚度薄,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研究区CO2 气藏的盖层以泥质岩类为主,致密砾岩次之。它们均为有效盖层。沙三段、沙一段、馆陶组上部至明化镇组下部泥质岩集中段是CO2 气藏最重要的三大区域盖层。沙四段致密砂砾岩盖层主要分布于八里泊残丘潜山的顶部,构成潜山圈团的盖层,其渗透性很低。与烃类甲烷气藏相比,两者的储层类型基本相同,但对于盖层而言,由于CO2气分子半径较烃类甲烷气分子半径大,因而CO2 气藏对盖层的要求比烃类甲烷气藏低。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与构造作用的关系
陶晓风, 刘登忠, 朱利东
2001, 19(3): 410-414.
摘要:
构造作用与沉积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正受到人们重视。陆相盆地沉积作用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极为明显。沉积演化就是构造演化的反映,陆相盆地沉积作用直接反映了构造活动的特征。陆相盆地沉积作用最主要的特征是相变快和幕式沉积作用。按构造动力学背景,可将陆相盆地分为三大类型:张性盆地、压性盆地和剪性盆地。这三类盆地在沉积作用上有很大差异。
粤北大沟谷热水沉积钠长石岩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
梁华英, 王秀璋, 程景平
2001, 19(3): 415-420.
摘要:
大沟谷含金钠长石岩带上为层状下为脉状产于震旦系乐昌峡群片岩中,主要由钠长石岩及碳酸盐岩组成。钠长石岩多为块状及条带状构造。钠长石岩和片岩化学成分不同,钠长石岩相对富集Al2 O3 、TiO2 、MnO、Na2O、P2O5,而贫Fe2O3 、FeO、MgO、CaO、K2 O。在主要氧化物组成的直角坐标图上,钠长石岩和片岩位于不同的区域及具不同的变化趋势。钠长石岩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在 12.5 6× 10 -6~ 5 5.6 6× 10 -6之间,具较低的La/Yb(1.82~ 6.42 )、La/Sm(0.96~ 2.99)、Gd/Yb(0.99~ 2.71)比值,较大的δEu异常范围 (0.41~ 0.8),弱的δCe异常。钠长石岩地质产状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的。
资阳地区震旦系古岩溶作用及其特征讨论
向芳, 陈洪德, 张锦泉
2001, 19(3): 421-424.
摘要:
在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的白云岩地层中发现了四川盆地又一含气区块,通过对地层资料、露头特征及构造史的分析研究,证实该储层为古岩溶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古岩溶的分带性、旋回性及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储层特征研究及勘探预测奠定了基础。
贵州荔波董哥洞3号石笋的同位素年龄及古气候信息
张美良, 袁道先, 林玉石, 覃嘉铭
2001, 19(3): 425-432.
摘要:
石笋是岩溶记录中最全面、最系统的古气候环境信息库,研究表明,洞穴内、外环境变化,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在石笋的组成、结构构造、沉积 (生长 )纹层及其层面构造、沉积速率和古气候环境变化等方面。利用洞穴石笋保存的信息重建古环境,是近 2 0年来的热门课题之一。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中,洞穴石笋的高分辨率定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为这个领域的突破和填补空白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对荔波董哥洞 3号石笋进行热电离质谱 (TIMS)U—系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获得了距今 16.33万年至 9.13万年的古气候信息。石笋在大于 16.33万年前开始生长,9.13万年后停止生长,平均沉积速率为 2.87mm/ 100a(未扣出间断时间 ),属中更新世的产物。其年龄与δ18O的变化可与深海岩芯V2 8~ 2 38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和第六阶段以及与北方离石黄土层 (L2 )和下马兰黄土第一古土壤层 (S1)进行对比。它反映此阶段区内经历了寒冷和温暖 (间夹冷期 )等气候变化,与全球古气候变化波动基本一致,同时也存在地区性的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东北部旋卷(扭)构造变形遥感探测及其地球动力学与油气地质意义
李相博, 王新民, 袁剑英, 马龙, 靳久强, 于均民, 晁吉俊
2001, 19(3): 433-439.
摘要:
利用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了祁连山西段旋卷构造、柴北缘赛什腾山旋卷构造、柴达木西南祁漫塔格山弧形扭动构造及祁连东部大型旋卷构造等四个旋卷 (扭 )构造。分析了这些旋卷 (扭 )构造产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与油气运移和聚集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些发现对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这一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指出Tapponnier的“走向滑移线场和构造逃逸理论”存在两点明显不足,补充和完善了该理论。
Gyrolithes:边缘海沉积的特征遗迹化石
齐永安, 胡斌
2001, 19(3): 440-443.
摘要:
Gyrolithes为螺旋形垂直居住潜穴,是具成对附肢的两侧对称甲壳类所建造,出现在近海泻湖和河口湾等边缘海和极浅海环境中,常与半咸水条件有关。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诸多钻井的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上部大量发育有此类潜穴,在局部层位可形成强烈的扰动构造。伴生的遗迹化石很少,只有极个别的Beaconites。根据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古生态学特征,这类潜穴形成在半咸水的泻湖环境中。这类潜穴外壁基本平直,在泥质沉积物中掘穴深度大而不变形,而且其充填物与围岩完全不同,这些特点表明Gyrolithes为固底控制的遗迹化石。
华南栖霞组菊花石假象内正延性玉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颜佳新, 夏琼霞, E H Carlson
2001, 19(3): 444-448.
摘要:
正延性玉髓常被视为干旱蒸发沉积环境的标志。正延性玉髓亦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 (目前绝大多数为天青石假象 )内。本文在天青石后期矿物交代序列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菊花石内各期次碳酸盐交代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形成于富含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的成岩介质条件中。结合已有的正延性玉髓研究报道和栖霞组的沉积、成岩作用环境特征分析,认为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的形成环境与高蒸发沉积环境或高盐度成岩环境无关。因此,仅根据正延性玉髓的出现不足以确定沉积或成岩环境的盐度条件。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及其与沉降法、筛析法的比较
程鹏, 高抒, 李徐生
2001, 19(3): 449-455.
摘要:
分析了Cilas 940L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并与沉降法、筛析法进行了比较。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性较好,测量精度较高。对于玻璃珠样品,激光粒度仪和筛析法测试结果十分接近,对于天然沉积物,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平均粒径偏粗,分选偏差。和沉降法相比,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粘土组份 (<8%)的含量为沉降法的 46.7%~ 70.5 %,平均为 6 0 %,测定的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分选偏差。造成激光粒度仪与沉降法、筛析法之间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测试方法原理的不同和天然沉积物不规则的形状。
裂变径迹年龄多成分分离技术及其在沉积盆地物源分析中的应用
周祖翼, 毛凤鸣, 廖宗廷, 郭彤楼
2001, 19(3): 456-458,473.
摘要:
在沉积岩样品的单颗粒裂变径迹年龄测试中,常常出现同一个样品的径迹年龄可能由多个不同年龄组分构成的情况。当样品的年龄未能通过 χ2检验时,就必须对样品的年龄进行进一步的多成分分析。本文介绍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年龄成分分离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我们对苏北盆地JSG井的 3个岩心样品 (JSG1、JSG2、JSG3)的 144个磷灰石单颗粒矿物年龄进行了多成分分离,表明上述三个样品实际上是由年龄值分别为 70Ma和 16 7Ma左右的两个成分组成的。这两组年龄的存在表明沉积时存在两个不同的物源区,两组径迹年龄反映的则是磷灰石碎屑颗粒在物源区最后一次达到完全退火温度 (大于 12 0°C)的时间。
金湖凹陷西斜坡油气运移分子地球化学研究
李素梅, 曾凡刚, 庞雄奇, 金之钧, 黎茂稳, 许正龙
2001, 19(3): 459-464.
摘要:
应用非烃技术、多馏分绝对定量技术,在分析苏北金湖凹陷原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在岩—油、油—油运移中的分馏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骨架相似的另两类杂原子化合物—氧芴 (二苯并呋喃 )、硫芴 (二苯并噻吩 )的运移分馏效应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运移分馏效应,油气主体运移方向为东北至西南,相邻的三河次凹为其主要的油源区;杂原子化合物—氧芴、硫芴系列运移分馏效应不及吡咯类;绝对定量技术可弥补常规生物标志物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异构体间分馏效应难以观察的不足,可作为继非烃技术后的另一评价油气运移过程的重要工具。
煤岩及煤岩加不同介质的热模拟地球化学实验——气态和液态产物的产率以及演化特征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孟仟祥, 王万春
2001, 19(3): 465-468.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岩以及煤岩加不同介质等 4个系列以 50℃为一温阶,从 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并对其气体产物、液态有机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煤岩成烃过程是一个综合作用的过程,它的生气、生油与外界环境如水,粘土矿物等的辅助作用有关。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升高,各产气率呈增长趋势。介质的加入可降低有机质成烃温度,有利于液态物的产出。
生排烃过程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熊永强, 耿安松, 盛国英, 傅家谟
2001, 19(3): 469-473.
摘要:
通过对生排烃模拟实验产物 (残留油和排出油 )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揭示出生排烃过程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生烃初期,液态正构烷烃主要来自干酪根的初次裂解,它们的碳同位素组成不论是在排出油中还是在残留油中,随温度的变化都不明显,呈现较相似的分布特征;在生烃高峰期,早期形成的沥青质和非烃等组分的二次裂解以及高碳数正构烷烃可能存在的裂解,使得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13 C,尤其在高碳数部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另外,实验结果显示排烃作用对液态正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不太显著。
绿河油页岩中的开链醇化合物
汪双清, J.Rullktter, 王培荣
2001, 19(3): 474-480.
摘要:
研究了美国绿河盆地的23个未成熟的露头油页岩样品,其中 13个样品取自Laney组,为半温湿半干燥气候下沉积于较浅的封闭水体的盐湖中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另外 10个样品取自LumanTongue组,为潮湿气候下沉积于近岸的水体开放的淡水环境,其有机质含量较低。所有样品均富含从C11至C20 的同分异构体丰富的饱和类异戊二烯醇类化合物。此外还检出了一整套直链一元仲醇同系物,其碳数从 10至 33,而羟基可在任何理论上可能的碳位上。伯醇含量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绿河油页岩中的有机质分别在沉积过程中和被抬升之后遭受了两次微生物降解。除伯醇的分布有生物来源特征外,其余的开链醇化合物是在绿河层系抬升至地表后微生物对其中烃类化合物降解的产物。文中将绿河油页岩有机质中异常高的氧指数归因于微生物降解,并探讨了其开链醇化合物的分布与物源、沉积环境及微生物降解程度的相关性。盐湖相Laney组的直链醇以低碳数组分为主,反映其有机质以菌藻为主的物源,与干燥的古气候相一致;淡水相LumanTongue组则以高碳数组分为主,有着明显优势的高等植物来源,与其潮湿的古气候相吻合。在沉积过程中,淡水相的LumanTongue组中的有机质遭受了比盐湖相的Laney组中的有机质更强的微生物降解,这意味着盐湖环境。
上扬子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 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黄思静, 石和, 张萌, 沈立成, 刘洁, 武文慧
2001, 19(3): 481-487.
摘要:
地质历史中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时间的函数,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上扬子地区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海平面变化曲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说明:1)早石炭世是一个海水逐渐加深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锶同位素最小值所显示的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342 Ma,位于杜内阶和韦宪阶的界线上;2)晚石炭世是一个全球海平面下降时期;3)整个二叠纪都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晚二叠世的海平面上升不仅幅度大,而且海水在短时间内迅速加深;4)晚二叠世具有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最小值,显示晚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250 Ma,正好在二叠/ 三叠纪界线附近;5)二叠/ 三叠纪之交的全球生物绝灭事件可能与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