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2): 177-181,206.
引用本文: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2): 177-181,206.
SUN Guang you, LUO Xin zheng, R.E.Turner. A Study on Peat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Holocene of Zorge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inghai-tibetan Plateau[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2): 177-181,206.
Citation: SUN Guang you, LUO Xin zheng, R.E.Turner. A Study on Peat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Holocene of Zorge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inghai-tibetan Plateau[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2): 177-181,206.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孙广友 男 1939年出生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湿地学 地貌及第四纪环境

  • 中图分类号: P534.63

A Study on Peat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Holocene of Zorge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inghai-tibetan Plateau

  • 摘要: 用泥炭纹泥计年与14C测年相结合的新方法,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建立了系列完整、可信度佳和年尺度的高分辨率更新世末及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谱,时间跨度为 13 6 5 5年至现在;阐明了若尔盖高原不同类型全新世泥炭沉积的时序和空间分异规律;从沉积学上证实了各期仙女木事件的存在和发生时间;划定全新世大暖期为距今 95 0 0~ 2 0 0 0年,是泥炭沉积高速期;计算了泥炭沉积率。上述结果对青藏高原也有一定代表意义.
  • [1] 1 孙广友,张文芬. 若尔盖高原黄河古河道及其古地理意义[J]. 地理科学,1987,6(3):266 ~ 272

    2 孙广友,张文芬,张家驹等. 若尔盖高原沼泽生态环境及合理开发的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87,2(4):349 ~ 368

    3 孙广友主编. 横断山区沼泽与泥炭[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54~ 312

    4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碳14 年代学组. 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14C 专集)[C].1987,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71 ~ 80

    5 Theiaus.M. Some characteristies of the mire deveiopment in Hongyuan County,Eastern Tibetan Piateau.《Internationai Peat Congress 1992》[A]. 1992.334 ~ 351

    6 王富葆,阎革. 若尔盖高原泥炭"13C 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3,38(1):65 ~ 67

    7 王富葆.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及环境基本特征[A]. 见: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97 ~205

    8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等.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A]. 见: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 ~ 19

    9 杨保,施雅风. 青藏高原冰岩芯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999,14(2):182 ~ 130

    10 刘光秀,沈永平,王苏民. 全新世大暖期若尔盖的植被与气候[J]. 冰川冻土,1995,17(3):247 ~ 249

    11 郑本兴,李世杰,王苏民. 若尔盖盆地周围高山第四纪冰川演变历史[A]. 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18 ~ 226

    12 汪佩芳,夏玉梅,王曼华. 西藏南部全新世泥炭孢粉组合及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J]. 地理科学,1981,1(2):144 ~ 152

    13 孙广友,汪佩苏,王曼华. 长江河源区泥炭地与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A]. 见:孙广友等主编. 长江河源区自然环境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12 ~ 120

    14 夏玉梅. 三江平原12000 年以来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的研究[J].地理科学,1988,8(3):240 ~ 249

    15 夏玉梅. 三江平原全新世温暖期气候与环境[A]. 见: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9 ~ 24

    16 王苏民,施雅风,沈吉. 青藏高原东部800 ka 来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A]. 见: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36 ~ 248

    17 李世杰,施雅风,王苏民. 若尔盖盆地3 万年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地质记录[A]. 见: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C].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27 ~ 235

    18 汪品先,翦知氵日民.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J]. 第四纪研究,1999(1):2 ~ 13

    19 姚檀栋. 末次冰期青藏高原的气候突变,古里雅与格陵兰GRIP 冰芯对比研究[J]. 中国科学,D 辑,1999,29(2):126 ~ 137
  • [1] 李尚昆, 魏志福, 王永莉, 汪亘, 马雪云, 张婷, 何薇, 玉晓丽, 李伦, 马贺, 魏静宜.  青藏高原中东部囊谦盆地始新世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42(2): 545-55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63
    [2] 戴霜, 胡惠, 马晓军, 樊鑫, 张明震, 姚旭, 王荣华, 郭雪莲, 刘成英, 王子璇, 王艺霖, 李彦杰, 孔雪, 韩思远.  青藏高原东北部武威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划分及其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2): 378-3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0
    [3] 梁敏豪, 杨胜利, 成婷, 李帅, 刘楠楠, 陈慧.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27-93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5
    [4] 白雪莘, 张卫国, 董艳, 潘大东, 王张华, 孙千里, 陈静, 陈中原, 刘晋嫣.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65-117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4
    [5]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近15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69-676.
    [6]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24-833.
    [7] 王利强.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阶沉积的发生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03-510.
    [8] 李明慧.  青藏高原秋里南木湖原生硼砂、芒硝韵律层的发现及气候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4): 619-625.
    [9] 朱迎堂, 方小敏, 高军平, 伊海生, 王世锋, 张伟林.  青藏高原南部乌郁盆地渐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相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6): 775-782.
    [10] 朱迎堂 方小敏 高军平 伊海生 王世锋 张伟林.  青藏高原南部乌郁盆地渐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相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775-782.
    [11] 刘志飞, 王成善, 金玮, 伊海生, 郑洪波, 赵西西, 李亚林.  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10-217.
    [12] 薛春汀.  关于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沉积环境与海面变化关系的讨论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74-177.
    [13] 周江羽, 王江海, 尹安, Spurlin M S, Horton B K.  青藏东北缘早第三纪盆地充填的沉积型式及构造背景——以囊谦和下拉秀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2, 20(1): 85-91.
    [14] 宋春晖, 孙淑荣, 方小敏, 孙东.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52-559.
    [15] 李相博, 王新民, 袁剑英, 马龙, 靳久强, 于均民, 晁吉俊.  青藏高原东北部旋卷(扭)构造变形遥感探测及其地球动力学与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33-439.
    [16] 刘志飞, 王成善.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第三纪风火山群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1, 19(1): 28-36.
    [17] 王兴涛, 张庆石, 张吉, 周书欣, 李景伟.  青藏高原中生界白云岩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55-559.
    [18] 陈国英, 孙淑荣, 方小敏, 康世昌.  青藏高原及邻区马兰黄土重矿物特征与黄土来源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34-142.
    [19] 林清, 王国尚, 耿安松, 张干.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湖沼沉积中的有机质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24-29.
    [20] 孙和平, 李从先, 业治铮.  广西南流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层序及沉积过程 . 沉积学报, 1987, 5(2): 133-14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36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45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5-22
  • 修回日期:  2001-04-15

目录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

      作者简介:

      孙广友 男 1939年出生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湿地学 地貌及第四纪环境

    • 中图分类号: P534.63

    摘要: 用泥炭纹泥计年与14C测年相结合的新方法,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建立了系列完整、可信度佳和年尺度的高分辨率更新世末及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谱,时间跨度为 13 6 5 5年至现在;阐明了若尔盖高原不同类型全新世泥炭沉积的时序和空间分异规律;从沉积学上证实了各期仙女木事件的存在和发生时间;划定全新世大暖期为距今 95 0 0~ 2 0 0 0年,是泥炭沉积高速期;计算了泥炭沉积率。上述结果对青藏高原也有一定代表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2): 177-181,206.
    引用本文: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2): 177-181,206.
    SUN Guang you, LUO Xin zheng, R.E.Turner. A Study on Peat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Holocene of Zorge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inghai-tibetan Plateau[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2): 177-181,206.
    Citation: SUN Guang you, LUO Xin zheng, R.E.Turner. A Study on Peat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Holocene of Zorge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inghai-tibetan Plateau[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2): 177-181,206.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